敷臍方

FU QI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0.4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小腸經 7%
腎經 7%
胃經 7%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小腸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敷臍方中使用瓜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瓜蒂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敷於臍部,可通過經絡循行,將藥力直達病竈,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引導藥力下行:臍為神闕穴,是人體重要的穴位,也是氣血匯聚之處。敷於臍部,可通過經絡循行,引導藥力下行,直達腸胃,治療脾胃濕熱、腹痛泄瀉等症。瓜蒂清熱解毒,可以有效緩解腸胃炎症,促進消化吸收。

敷臍方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散寒邪: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溫肺散寒、消痰止咳、止痛止痙的功效。敷臍方用於治療寒邪內侵、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天南星可以溫散寒邪,緩解症狀。
  2. 引藥入經: 臍爲“神闕穴”,是人體重要的穴位,具有溫補元氣、調理臟腑的作用。天南星通過敷貼於臍部,可以將藥物有效地導入經絡,增強治療效果。

敷臍方中包含白蘞,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白蘞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止痛的功效。敷臍方常用於寒性腹痛、脾胃虛寒等症狀,白蘞可溫暖臍腹,驅散寒邪,改善疼痛。
  2. 健脾益氣:白蘞同時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和胃的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敷臍方中加入白蘞,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患者的整體體質。

總之,白蘞在敷臍方中起到溫陽散寒、健脾益氣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寒性腹痛、脾胃虛寒等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敷臍方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敷臍方常用於治療水腫、腹脹等症,赤小豆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減水腫,緩解腹部脹滿。

2. 清熱解毒: 赤小豆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積熱,改善局部炎症。敷臍方在治療一些熱毒所致的疾病時,赤小豆的加入可以加強清熱解毒效果,促進病症的康復。

主治功效


敷臍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文獻與敷臍方的組成,我們可以對此方的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進行綜合分析。

方劑組成

  • 瓜蒂:具有清熱解毒、驅蟲止痛之效。
  • 天南星:能化痰止咳,祛風散寒,可處理體內痰濕。
  • 白蘞:具有消腫止痛、清熱利濕之功,有助於消除體表腫脹。
  • 赤小豆:具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之效,善於排除體內濕邪。

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古代主治為「小兒臍風」。所謂「臍風」,多指新生兒或幼兒時期因外感風邪、脾胃虛弱等引起的腹部不適、抽搐等症狀。

綜合分析與治療原理

從古籍文獻來看,敷臍法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腹脹、小便不利等病症,可見敷臍具有調理臟腑功能、疏通氣機、排除體內邪氣的作用。結合敷臍方的組成,我們可以歸納出此方的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瓜蒂具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消除體內熱邪;同時其止痛之效,可緩解腹部疼痛。天南星與瓜蒂合用,可增強祛風止痛之效,處理外感風邪引起的身體不適。

  2. 化痰利濕,消腫散結:天南星具有化痰散結之能,能消除體內痰濕;白蘞則能消腫止痛,清熱利濕,二者結合能有效處理因濕邪引起的腹部腫脹。赤小豆則能利水消腫,增強排除體內濕邪的效果。

  3. 局部給藥,透皮吸收:敷臍法是將藥物置於肚臍部位,通過肚臍的特殊結構使藥物有效成分透過皮膚吸收。臍部皮膚較薄,吸收速度快,可以使藥力直達病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4. 調節臟腑,疏通氣機:此方中的藥物具有調和脾胃、疏通氣機的作用。脾胃功能運化正常,氣機調暢,則腹脹、腹痛等症狀可得到緩解。

綜合以上分析,此敷臍方的主要治療原理在於通過清熱解毒、化痰利濕、消腫散結等作用,調節臟腑功能,疏通氣機,排除體內邪氣,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對於小兒臍風,此方可有效緩解因風邪侵襲、脾胃失調引起的腹部不適,甚至抽搐等症狀。

在《種福堂公選良方》與《醫學從眾錄》中,也有針對臌脹的敷臍療法記載,這些內容均支持了敷臍療法在治療腹部脹滿方面的應用。而《醫述》則記錄了敷臍法在治療痢疾、小便不通等方面的應用,體現了敷臍法應用的廣泛性。雖然藥物組成不同,但其原理均是通過肚臍吸收藥物,發揮藥效。

此敷臍方與《菉竹堂集驗方》中的敷臍方,均有利用藥物的局部透皮吸收的特性,體現了中醫外治法的特色。不同於內服法,敷臍法更注重局部用藥,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此敷臍方具有其獨特的治療思路和臨牀價值,可有效處理小兒臍風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末。
每用3錢,用芭蕉自然汁調,敷臍四邊。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敷臍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小毒,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敷臍方, 出處:《直指小兒》卷一。 組成: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各等分。 主治:小兒臍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