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豆湯

三豆湯

SAN DO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5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心經 17%
脾經 17%
小腸經 11%
肝經 11%
胃經 5%
膀胱經 5%
腎經 5%
三焦經 5%
肺經
心經
脾經
小腸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豆湯中包含赤小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赤小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其利水功效強於其他豆類,能有效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對於水腫、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清熱解毒:赤小豆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緩解濕熱所致的各種不適,如口渴、口苦、小便赤黃等。其與其他豆類搭配,更能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作用。

三豆湯中包含淡豆豉,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淡豆豉性寒,味甘,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解表散熱,並能疏風止痛,適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
  2. 利濕消腫:淡豆豉亦有利濕消腫之功效,能促進體內濕氣排出,適用於濕熱蘊結所致的胸悶、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淡豆豉在三豆湯中可起到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三豆湯是一種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等症狀。該方中雖名為「三豆」,通常指的是綠豆、黑豆與赤小豆這三種具有清熱利水功效的食材。然而,在一些變化版本中會加入其他藥材來增強或調整其療效,例如加入天南星。

天南星為天南星科植物的乾燥塊莖,性溫、味苦辛,歸肺、肝、脾經,具有燥濕化痰、袪風止痠之效。在三豆湯中加入天南星,主要是利用其化痰散結的能力,可幫助改善因濕熱所導致的痰多、咳嗽等症狀,使整體方劑不僅能清熱利濕,還能夠化痰止咳,適合用於治療因濕熱內蘊而引發的複合型疾病。此外,天南星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對於某些因為濕熱引起的皮膚病變也有輔助治療效果。總體來說,天南星的加入使得三豆湯的應用範圍更廣泛,療效更加全面。

三豆湯是一張常見於中醫學中的清熱解毒方劑,其組成包含了綠豆、黑豆、紅豆以及白蘞。白蘞,在中醫中又稱為薏苡仁,是一種性味甘淡、微寒的藥材,歸脾、胃、肺經。白蘞在三豆湯中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等功效。對於夏季暑熱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或是脾胃濕熱導致的腹瀉、膿腫,白蘞都能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

在三豆湯的配方中,綠豆、黑豆和紅豆均能清熱解毒,但各自側重不同,而白蘞則能增強整體方劑的利水滲濕功能,並兼顧健脾和胃,使方劑既能清熱解毒,又能調理脾胃,防止清熱過度傷及脾胃正氣。因此,白蘞在三豆湯中扮演著調和各藥物之間的作用,使其清熱而不涼,利水而不傷正,達到了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功效平衡。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豆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劑見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小兒臍突」,即新生兒臍部因氣滯濕熱或先天發育不全,致臍窩凸起如蕈狀之症。傳統中醫認為,此病多因胎熱內蘊、水濕鬱結,或啼哭過度使腹壓增高,迫使臍部組織外突。三豆湯外敷臍周,取其清熱利濕、散結消腫之效,使「小腑下白」(指小便通利、濕濁排出)而症緩。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1.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功擅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此處用之導濕熱下行,緩解臍周水濕鬱滯。

  2. 豆豉:性涼味苦辛,歸肺、胃經,能宣散鬱熱、解表除煩。方中取其輕清透散之性,助赤小豆透解臍部鬱熱。

  3. 天南星(制):辛溫燥烈,有毒,制後毒性減而善祛風化痰、散結消腫。外用可逐局部痰濕凝聚,緩解臍突之堅腫。

  4. 白斂:苦辛微寒,清熱解毒、消癰散結。與天南星相配,一寒一溫,共奏破結消腫之效。

配伍邏輯與外敷機理
全方以赤小豆、豆豉清利濕熱為主,佐天南星、白斂散結消腫,輔以芭蕉汁(性寒滑利,清熱解毒)調敷,增強滲透之效。其作用原理可歸納為:

  • 清熱利濕:赤小豆、豆豉解熱毒,引濕從小便出。
  • 散結消腫:天南星、白斂外敷局部,軟堅散結,促進臍部組織平復。
  • 通絡透邪:芭蕉汁為引,助藥力穿透皮膚,直達病所。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思維,針對「濕熱鬱結」病機,透過外敷使藥性由表入裏,調整局部氣血,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赤小豆1錢,豆豉1錢,天南星(制)1錢,白斂1錢。
上為細末。
每用半錢,用芭蕉自然汁調,敷臍四傍,1日1次,2日2次。若得小腑下白即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適用於小兒臍突,不宜用於其他疾病。
  2. 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3.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牙齦出血吐血臍突

相同名稱方劑


三豆湯, 出處:《醫統》卷八十八。 組成:赤小豆1錢,豆豉1錢,天南星(制)1錢,白斂1錢。 主治:小兒臍突。

三豆湯,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七。 組成:烏豆、赤小豆、綠豆各等分。 主治:稀痘。主治:飲酒太過,衄血,吐血,起則無事,睡則尤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