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紫蘇丹方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兩點:
1. 固本培元,增強藥效: 人參紫蘇丹以人參補氣、紫蘇解表為主,五味子具有斂肺固精、生津止渴之效。五味子可增強人參補氣作用,使藥效更穩固持久,且能防止汗出過多,減少藥物流失。
2. 收斂止汗,防止虛脫: 人參紫蘇丹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氣虛汗出等症。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防止藥效散失,減少出汗,避免患者虛脫。同時,五味子與紫蘇的辛溫解表作用相輔相成,使藥效更加全面。
人參紫蘇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助陽溫通,協調藥性: 人參紫蘇丹以人參補氣,紫蘇解表散寒為主,但若患者體質虛寒,單純補氣解表效果不足。肉桂性溫,入心、肝、腎經,可溫通經脈,助人參補氣,協調紫蘇散寒,使藥效更顯著。
2. 溫陽散寒,增強功效: 肉桂溫陽散寒,能促進血液循環,驅散體內寒邪,進一步增強人參補氣、紫蘇解表的效果,對寒邪入侵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狀,起到更好的治療作用。
人參紫蘇丹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解表散寒,和中調氣: 紫蘇葉性溫,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和中之功效。方中人參補氣,紫蘇葉助其行氣,使藥力更易到達病所,達到解表散寒、溫中和氣的作用。
- 疏風解表,止咳化痰: 紫蘇葉芳香走竄,能疏散風寒,宣肺止咳,並能化痰止喘。對於因風寒侵襲導致的感冒、咳嗽等症,能起到較好的輔助作用。
「人參紫蘇丹」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方中可能因患者氣虛血弱,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症狀,加入人參以補益氣血,改善患者體質。
2. 協調藥性: 紫蘇性辛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止咳化痰的功效。而人參溫補脾肺,與紫蘇相輔相成,既能發揮紫蘇解表散寒之效,又能避免寒涼藥傷及脾胃。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人參紫蘇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一切喘嗽」。所謂「一切」,乃泛指多種因外感、內傷所致之喘咳症狀,涵蓋氣逆不降、肺氣虛弱、寒邪束肺等病機。然古人用詞概括,實需辨證施治,非謂全無禁忌。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人參(5錢)
- 性甘微溫,歸肺、脾經,為補氣要藥。
- 針對喘嗽日久或氣虛所致者,益肺脾之氣以固本,助肺司呼吸之能,使氣道通利而喘平。
紫蘇(5錢)
- 辛溫入肺脾,具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理氣寬中之效。
- 解表寒以治外感喘嗽,疏鬱滯以調氣機,與人參相配,一散一補,兼顧外邪與正虛。
官桂(去皮,5錢)
- 辛甘大熱,溫腎陽、通血脈、散寒邪。
- 腎主納氣,官桂溫腎以助氣攝,且能溫化寒痰,對寒性喘嗽尤宜;其助陽作用亦可防人參補氣過滯。
五味子(3錢)
- 酸溫斂肺,止咳定喘,兼能益腎澀精。
- 可防紫蘇、官桂辛散太過,收斂肺氣以止咳,與人參合為「生脈散」意,補斂並行。
三、配伍邏輯與方義
- 標本兼治:以紫蘇、官桂散寒宣肺治標,人參、五味子補氣斂肺固本,合為攻補兼施之劑。
- 辛散與收斂並行:紫蘇、官桂之辛散,佐以五味子之酸收,調節氣機開合,防耗散肺氣。
- 溫補為主:全方偏溫,適於虛寒性喘嗽(如痰白清稀、遇寒加重、氣短乏力),若痰熱或陰虛火旺者則非所宜。
四、劑型設計考量
「煉蜜為丸,噙化」之用法,使藥效徐徐釋放於咽喉肺系,直接作用於氣道,適合慢性喘嗽需長期調理者。
總結
此方以溫補肺腎、散寒止咳為核心,通過氣血雙調、標本同治,針對虛寒喘嗽而設。然須辨明病機,非通治所有喘證,後世應用亦當隨證加減。
傳統服藥法
五味子3錢,官桂5錢(去皮),紫蘇5錢,人參5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噙化,臨臥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肺熱咳嗽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紫蘇丹, 出處:《袖珍》卷一。 組成:五味子3錢,官桂5錢(去皮),紫蘇5錢,人參5錢。 主治:一切喘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