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血餘丸方中使用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血餘炭為血竭的炭製品,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效。血竭本身性溫,炭化後性更溫和,更易於入血分,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減輕疼痛。
- 收斂止血: 血餘炭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有效控制出血,防止血行失常。此特性與血餘丸其他止血藥材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止血。
因此,血餘炭在血餘丸中扮演著活血化瘀、收斂止血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血餘丸中包含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 阿膠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效。血餘丸主治血虛證,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而阿膠恰能補益氣血,改善血虛症狀。
- 止血生肌: 阿膠還有止血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血虛所致的出血、潰瘍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血餘丸中常與其他具有止血生肌作用的藥材配合使用,以增強其療效。
主治功效
血餘丸主治功效分析
《惠直堂經驗方》記載的血餘丸,由血餘炭與阿膠兩味藥物組成,其主治功效為「便血並一切血癥」。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從其組成藥物的功效入手分析:
血餘炭: 此藥為動物血經炭化處理而成,其功效主要體現在「止血、化瘀、固崩、止帶、生肌」等方面。 「止血」功效來自其收斂止血的特性,能有效控制出血;「化瘀」功效則在於其活血化瘀的潛力,能疏通經絡,排除瘀血;「固崩、止帶」則說明其具有收斂固攝的作用,能治療女性的崩漏帶下等出血性疾病;「生肌」則反映其促進組織修復的能力,有助於傷口癒合。 在血餘丸中,血餘炭發揮著主要的止血和化瘀作用,針對各種出血症狀。
阿膠: 阿膠為驢皮熬製而成,具有「補血、養顏、潤燥、止咳、安神」等功效。「補血」是其核心功效,能滋陰養血,改善貧血癥狀;「養顏、潤燥」則反映其滋潤肌膚,緩解燥熱的作用;「止咳、安神」則說明其在某些情況下能起到輔助治療咳嗽和安神的作用。 在血餘丸中,阿膠主要發揮其補血和滋陰的作用,配合血餘炭的止血化瘀,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阿膠的補血作用,能彌補出血造成的血虛,從根本上改善體質,預防再次出血。
綜上所述,血餘丸通過血餘炭的止血化瘀作用,以及阿膠的補血滋陰作用,達到治療便血及一切血癥的目的。方中血餘炭主治出血,阿膠則輔助補血,兩藥相配,一治標,一治本,共同達到止血、活血、補血的功效。 其治療原理並非單純的止血,而是從止血、化瘀、補血多個方面綜合考慮,以達到徹底治癒出血症狀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惠直堂經驗方》中還記載了其他治療便血的方劑,例如以古墨、冬青子、苔菜餅等組成的方劑,以及荊芥槐花等組成的方劑,這些方劑可能針對不同的便血類型或病因而使用,反映了古代醫家對出血症的辨證論治思想。 而木耳煎劑的記載,則暗示了民間流傳的經驗療法。 這些不同的療法,共同豐富了古代對便血的治療經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血餘丸,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血餘8兩,阿膠1斤(面炒成珠)。 主治:便血並一切血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