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絿雲散中加入側柏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側柏葉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上炎、血熱妄行所致的頭風眩暈、目赤腫痛、鼻衄、吐血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疏風散寒,止咳平喘: 側柏葉還具有疏風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肺、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絿雲散中加入側柏葉,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兼具疏風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達到治療多種病症的目的。
絿雲散方中加入百合,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 潤肺止咳:百合性甘微寒,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之效。對於燥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百合能有效緩解,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提升止咳效果。
- 寧心安神:百合兼入心經,能養心安神,對於因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百合能起到安撫作用,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緩解情緒焦慮,改善睡眠品質。
絿雲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效。絿雲散主治氣虛乏力、面色蒼白、呼吸短促等症狀,人參可補益元氣,提升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體虛狀態。
- 扶正祛邪: 人參除了補氣,還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絿雲散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黃芪、白朮等,共同增強正氣,抵抗病邪。人參的加入,可以使補氣效果更強,提高藥物整體療效,更快地恢復患者健康。
絿雲散中加入阿膠,主要原因有二:
- 滋陰補血,潤燥止咳:阿膠性味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咳的功效。絿雲散常用於治療肺陰不足,燥熱咳嗽,以及陰虛血少引起的各種症狀,阿膠可以起到滋陰潤燥,改善肺燥,緩解咳嗽的作用。
- 固本培元,增強體質:阿膠具有補血養血,改善血液循環,增強體質的作用。絿雲散除了針對肺陰不足,也常用於調理體虛,提高抵抗力。阿膠的加入可以起到固本培元,增強患者抵抗力,幫助其更快康復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絿雲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絿雲散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吐血」,其病機多屬虛火灼絡或氣不攝血所致。此方以收斂止血、益氣養陰為核心,針對咯血、衄血等失血症,尤其適合兼見氣陰兩虛者,如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舌淡脈細等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側柏葉(柏葉)
- 性味苦澀微寒,入肺、肝、脾經,為止血要藥。其涼血收澀之力能直接抑制血熱妄行,且兼化痰止咳之效,適用於肺絡損傷之吐血。
百合
- 甘微寒,歸心、肺經,潤肺寧心。於此方中既可緩和柏葉之燥性,又能滋陰清熱,針對陰虛內熱之出血病機,輔助穩定心神。
人參
- 大補元氣,益脾肺之氣以攝血。氣為血之帥,人參通過固護氣血,從本治虛損性出血,與柏葉標本兼顧。
阿膠(炙)
- 甘平滋膩,滋陰補血、止血。其膠質能物理性修復損傷絡脈,與人參共奏益氣養血之效,強化生血攝血功能。
三、方劑配伍原理
- 標本同治:柏葉、阿膠直接止血治標,人參、百合補氣養陰治本。
- 動靜結合:人參之溫動配百合之靜潤,避免溫燥傷陰;柏葉之沉降佐阿膠之滋膩,防滯礙脾胃。
- 劑型設計:散劑以糯米粥飲調服,糯米甘溫補中,粥飲護胃,助藥力緩行。
四、推衍應用
此方結構簡潔,推測亦可延伸用於勞嗽咯血、婦人崩漏屬氣陰兩虛者。若血熱熾盛,可酌加生地黃;虛寒明顯者,或增炮薑、艾葉以溫經止血。
(按: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藥性理論,臨證當隨症加減。)
傳統服藥法
柏葉3兩,百合3兩,人參3兩,阿膠(炙令,燥)3兩。
上為散。
每服2錢,用糯米粥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絿雲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八。 組成:柏葉3兩,百合3兩,人參3兩,阿膠(炙令燥)3兩。 主治:吐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