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散

REN C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偏熱 (1.4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心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腎經 16%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散方劑中包含紫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功效相近,互為補充:紫參與人參同屬人參屬,性味皆甘溫,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但紫參較人參偏於養陰清熱。因此,在人參散中加入紫參,可加強補氣生津之力,同時兼顧清熱養陰,使補氣之效更全面。
  2. 藥性互補,協調功效:人參偏於溫補,而紫參則偏於涼補,二者相輔相成,可避免單用人參之燥熱之弊。同時,紫參的涼性可緩解人參的溫熱之性,使其補氣益血的作用更加溫和、持久。

人參散以人參為藥名,當然包含人參,這如同「麻黃湯」含有麻黃一樣,是藥方本身的命名由來。

人參散之所以以人參為名,是因為人參是方劑的核心藥物,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它在方劑中發揮主導作用,其他藥材多為輔助,以增強人參的療效或減緩其副作用。因此,以人參命名,既能直觀反映方劑的主要成分,又能彰顯其藥效特色。

人參散方劑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血: 人參性溫,善於補氣,但對陰血不足者,單用人參恐難以奏效。阿膠性涼,入血分,能滋陰潤燥、補血止血,與人參相配,可協同補氣養血,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2. 固本培元: 人參補氣,阿膠補血,兩者相輔相成,能共同提升人體的元氣,增強體質,抵抗疾病。

因此,人參散方劑中加入阿膠,能更全面地發揮補益功效,適合氣陰兩虛、血虛或氣血兩虛的患者。

主治功效


人參散主治功效分析

一、原方主治

原方主治:吐血不止。

二、主治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病機為氣虛血瘀,兼有陰虛

  1. 氣虛: 氣為血之帥,氣虛則不能攝血,導致血液妄行,溢出脈外而吐血。氣虛亦可導致血行無力,形成瘀血。
  2. 血瘀: 吐血日久,離經之血停滯體內,形成瘀血。瘀血阻滯脈絡,新血不歸經,加重吐血症狀。
  3. 陰虛: 久病吐血,耗傷陰血,或素體陰虛,均可導致陰虛。陰虛則內熱,熱擾血絡,亦可加重吐血。

三、治療原理

本方以「補氣攝血,活血化瘀,滋陰養血」為主要治療原理。

  1. 補氣攝血:

    • 人參: 為君藥,大補元氣,固脫生津。氣為血之帥,氣旺則能統攝血液,固攝脈絡,使血行於脈中,防止吐血。
  2. 活血化瘀:

    • 紫參: 苦寒,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的功效。针对瘀血阻滞而设,可以消除已形成的瘀血,疏通血脉,使新血归经。古代文献中,紫参常用于治疗妇科血瘀证,如《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紫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3. 滋陰養血:

    • 阿膠: 甘平,滋陰養血,潤燥止咳,補血止血。針對陰虛血虛而設,既能滋陰養血,又能止血。

四、古文內容分析

雖然原文主治只有“吐血不止”,但多篇古文內容記載了“人參散”應用於其他多種不同病症,主要涉及以下幾類:

  1. 出血證: 如吐血、下痢膿血等。
  2. 氣血虛弱證: 如產後虛羸、脾胃乏弱、四肢無力、不思飲食等。
  3. 風邪、氣滯、痰濕相關病症: 如風虛氣弱、肢節疼痛、頭目眩暈、氣滯腰痛、痰注疼痛等。
  4. 情志病: 如驚悸、恍惚不安、膽虛不得眠睡等。
  5. 消渴、咳嗽等:
  6. 外感病: 如傷寒身熱頭疼等。
  7. 瘧疾:

這些文獻中“人參散”的組成與原方差異較大,但都含有人參,體現了中醫的辨證論治和隨症加減的靈活性。

  • 《本經逢原》: 提到了張云岐人參散,主要論述了龍腦香的功效。
  • 《類證治裁》: 提到了云岐人參散、人參散,分別用於治療酒膈、腎恐、痹證、肝血不足等病症。
  • 《本草衍義》: 記載了一個醫案,用人參散(樗根白皮、人參)治療大腸風虛,飲酒過度,挾熱下痢膿血。
  • 《聖濟總錄》: 記載了多個人參散方,分別用於治療膽虛驚悸、脾胃虛弱、脾臟冷氣、婦人血傷兼赤白帶下、妊娠咳嗽、妊娠子淋等病症。
  • 《奇效良方》: 記載了兩個人參散方,分別用於治療消腎和肝痹。
  • 《仁齋直指方論》: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應夢人參散等方劑。
  • 《是齋百一選方》: 記載了大效人參散,用於治療山嵐瘴瘧。
  • 《婦人大全良方》: 記載了兩個人參散方,分別用於治療產後虛羸和產後風虛勞損。
  • 《本草綱目》: 引用了《本草衍義》中關於人參散治療下痢膿血的醫案。
  • 《醫辨》: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可治療氣滯腰痛。
  • 《重訂靈蘭要覽》: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可治療氣滯腰痛。
  • 《醫方選要》: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可治療中風、感受風邪等病症。
  • 《類證活人書》: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可治療傷寒病症。
  • 《醫學入門》: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可治療傷寒無汗而手足微冷、太陽傷寒腰痛等病症。
  • 《福壽丹書》: 記載了人參順氣散的組成和用法。
  • 《醫燈續焰》: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可治療氣滯腰痛。
  • 《醫碥》: 提到了人參順氣散可治療氣滯腰痛。

五、總結

人參散以人參大補元氣,固攝血液為君;紫參活血祛瘀為臣;阿膠滋陰養血,補血止血為佐。三藥合用,共奏補氣攝血、活血化瘀、滋陰養血之功,適用於氣虛血瘀,兼有陰虛所致的吐血不止。

雖然原方組成簡單,但通過對古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人參散”是一個應用廣泛的方劑,其組成和功效也隨著應用場景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這體現了中醫的辨證論治和隨症加減的靈活性。在臨床應用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靈活加減。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茯苓、石決明(煉過)、草決明、白蒺藜、麥門冬、蟬蛻、菟絲子、黃芩、地骨皮、木賊草、牛膝、遠志、青葙子、枳殼、甘草、木通各等分。
上為末。
以木賊草、淡竹葉煎湯調,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具有止血的功效,出血量大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胰臟炎霍亂神經性厭食症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營養不良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散,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紫參、人參、阿膠(蛤粉炒成珠子)等各分。 主治:吐血不止。

人參散, 出處:《本草衍義》卷十五。 組成:樗根白皮1兩,人參1兩。 主治:大腸風虛,飲酒過度,挾熱下痢膿血,疼痛,多日不癒。

人參散,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人參1兩,茯苓(去皮)1兩,白朮(米泔浸1宿)1兩,陳橘皮1兩。 主治:和氣溫中,安神魂。主治:傷寒。

人參散, 出處:《産寶諸方》。 組成:罂粟1兩(炒),白扁豆1兩,藿香1分,甘草半兩(炙),人參1分。 主治:調正脾胃,進食補胎,流利關膈。主治:妊娠心氣不足。

人參散, 出處:《本事》卷十。 組成:人參(去蘆)半兩,冬瓜仁半兩,天南星1兩(切片,用漿水、薑汁煮,略存性)。 主治:慢脾風,多困神昏,痰盛,潮熱;並傷寒咳嗽,或吐逆驚風,曾吐利再發者。

人參散, 出處:《本事》卷四。 組成:人參(去蘆)1兩,白朮1兩,白茯苓(去皮)1兩,柴胡(去苗,洗)1兩,半夏曲1兩,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1兩,赤芍藥1兩,乾葛1兩,甘草1兩(炙),子芩半兩(去皮)。 主治:補和真氣,解勞倦。主治:邪熱客於經絡,肌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多盜汗;婦人血熱,虛勞骨蒸並皆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