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除丸

祓除丸

FU CH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6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胃經 20%
脾經 18%
肝經 12%
腎經 10%
肺經 8%
大腸經 8%
心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祓除丸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驅除濕邪: 黑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黑豆可幫助身體祛除濕氣,對於濕邪所致的疾病,如水腫、腹瀉、關節疼痛等,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補腎益氣: 黑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可補益腎氣,增強人體抵抗力。腎主水,腎氣不足容易導致濕邪入侵,而黑豆的補腎功效可以加強身體抵抗濕邪的能力,有助於祛除濕邪。

因此,祓除丸中加入黑豆,不僅可以驅除濕邪,還可以補腎益氣,起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祓除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病症。方劑中包含砒霜,這一成分在中醫理論中具有特定的藥用價值。砒霜雖然具有毒性,但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可以驅除邪氣、清熱解毒的藥物。在適量使用的情況下,砒霜能夠有效合併其他中藥的療效,以達到強化治療的目的。

砒霜在古代中醫典籍中被記載,認為其具有消腫止痛、解毒的功效,對於某些熱毒積聚導致的疾病可起到顯著的療效。然而,由於其毒性,使用時必須格外謹慎,講究劑量和配伍。在臨牀應用中,醫者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以謹慎的態度選擇合適的方劑,以達到治療效果的同時,保障患者安全。因此,雖然砒霜的使用在現代被爭議,但在特定的中醫處方中仍被視為一種珍貴的成分。

「祓除丸」中包含雄黃,乃因其具殺蟲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雄黃性溫燥,味辛,入心、肝、脾經,能驅除體內外之蟲害,並可清熱解毒,止癢消腫。

古人認為,雄黃能辟邪除穢,故常於端午節以雄黃酒塗抹於額頭,以求平安健康。在中藥方劑中,雄黃亦常被用於治療由蟲積、濕邪所致的疾病,如疥瘡、濕疹、蟲積腹痛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祓除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鬼瘧」,古代概念中「鬼瘧」為瘧疾之一類,多指發作無定時、症狀詭異難辨,或伴隨精神異常如幻視妄語等症。其病因或與環境穢濁之氣、瘴毒,或中醫所謂「邪祟」致病有關。方名「祓除」隱含驅邪淨穢之意,契合古人對瘧疾夾雜「鬼邪」之特殊認知。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雄黑豆(醋製)

    • 黑豆性味甘平,醋浸後增強酸性收斂之性,可解毒利濕。古人認為「黑屬水」能制火,瘧疾發熱屬火邪,醋製後更助其「伏邪」功效。
    • 研膏為丸之基質,黏合毒藥(砒霜)並緩釋其性,減輕暴烈之弊。
  2. 砒霜(砷石)

    • 辛熱大毒之品,古代用治瘧疾取其「劫痰截瘧」之效,尤其針對發作無規律之「鬼瘧」。
    • 現代科學角度,砒霜(三氧化二砷)可殺滅瘧原蟲,但劑量控制極關鍵。此方僅用1錢(約3克),且分二次服,每次半量,意在微量攻邪。
  3. 雄黃

    • 辛溫有毒,傳統用於驅蟲辟穢、解毒殺邪。《本草綱目》載其治「瘧疾寒熱」,與砒霜協同增強「截瘧」效果。
    • 雄黃含硫化砷,與砒霜(氧化砷)同用,可能產生協同殺蟲作用,但毒性亦疊加,故需嚴格控制用量。
  4. 丹砂為衣

    • 朱砂(硫化汞)外衣除象徵性「鎮心安神」外,亦有物理隔離作用,減少內服時口腔黏膜直接接觸砒霜、雄黃的刺激。

配伍特點

  • 以毒攻毒:集中砒霜、雄黃兩大毒藥,直折瘧邪,符合古代對「鬼瘧」需猛藥急攻的思維。
  • 劑型設計:梧桐子大(約0.1-0.2克/丸)小丸劑型,配合分次服法(發作前後各1丸),兼顧藥力與安全。
  • 服用儀式:面東(象徵迎陽氣)、新汲水(潔淨涼水助藥下行)、閉目(減少心神擾動),強化了「驅邪」的心理暗示。

可能作用機制
從現代藥理推測,砒霜與雄黃的砷類成分能抑制瘧原蟲代謝,而醋製黑豆或有助緩解砷劑對胃腸的刺激。然此方毒性顯著,若無明確瘧原蟲感染(如現代醫學確診之瘧疾),古代所謂「鬼瘧」可能包含其他發熱性精神障礙,砷劑的鎮靜效果或對部分症候有暫時緩解作用,但風險極高。

此方體現了古代對「瘧疾」的多元認知與以毒攻毒的極端手段,其效存於特定歷史脈絡,今人當以科學視角審視。

傳統服藥法


雄黑豆(小者)120粒(醋浸3日,去皮,研為膏),砒霜(研)1錢,雄黃(研)半兩。
上三味除黑豆外,研令極細,與黑豆膏同研,為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用素絹袋子盛。
有患者,取2丸,未發時服1丸,面東新汲水下,臨發時,更服1丸。會患者閉目服。
忌食熱物一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劑有毒,請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 本方劑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祓除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雄黑豆(小者)120粒(醋浸3日,去皮,研爲膏),砒霜(研)1錢,雄黃(研)半兩。 主治:鬼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