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蜂房灰散

露蜂房灰散

LU FENG FANG H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膀胱經 21%
肺經 21%
腎經 20%
肝經 11%
胃經
膀胱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露蜂房灰散方中包含「露蜂房」,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二、 活血化瘀,生肌止血: 露蜂房還具備活血化瘀、生肌止血的作用。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露蜂房灰散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收斂: 血餘炭為血竭炭化後的產物,具有止血、收斂的作用。露蜂房灰散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創口感染等症狀,血餘炭的加入可以有效止血,促進創口癒合。
  2. 清熱解毒: 血餘炭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輔助露蜂房灰散清熱解毒,緩解創口炎症反應,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

露蜂房灰散方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利濕: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除煩止渴,對於露蜂房灰散所治之熱毒蘊結、濕熱內蘊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

二、滑利通便:滑石入膀胱經,能利水通淋,滑利腸道,對於熱毒壅滯、濕熱內阻所致的便祕、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滑石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的清熱利濕功效,還能輔助通便,使藥效更趨完善。

露蜂房灰散方中加入文蛤,主要是基於其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的功效。

文蛤性味甘鹹寒,入肝、脾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效。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小便不利、皮膚瘙癢等症狀,文蛤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文蛤亦能 滋陰養血,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起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露蜂房灰散之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治小兒血淋,症見小便淋瀝帶血,日夜不休,伴隨小腹及陰中疼痛。血淋屬「淋證」範疇,多因濕熱下注膀胱,灼傷血絡,或陰虛火旺,迫血妄行所致。小兒臟腑嬌嫩,濕熱或虛火易擾動下焦,引發刺痛、出血。此方以收斂止血、清熱利濕為主,針對血淋標急之症。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1. 露蜂房灰(1分)

    • 露蜂房為胡蜂巢,煅灰後性平,味微甘澀,傳統用於解毒斂瘡、止血止痛。其灰質輕,能吸附濕濁,煅後增強收澀之性,適用於血淋之出血疼痛。現代推測其炭化成分或可促進創面收斂。
  2. 亂發灰(血餘炭,1分)

    • 人髮煅炭稱「血餘炭」,味苦性溫,歸心肝腎經,為止血要藥,尤善治下焦出血。《本草綱目》載其「止血散瘀,利小便」。炭質吸附力強,能固攝血液,且髮為血之餘,中醫認為可引血歸經。
  3. 滑石(1兩)

    • 滑石甘淡寒,清熱利濕通淋,為治淋證常用藥。《神農本草經》言其「主癃閉利小便」。其性滑利,能滲濕通竅,導濕熱從小便出,緩解淋瀝澀痛。此方用量獨大,彰顯其通利為主、止血為輔之意。
  4. 海蛤(半兩)

    • 海蛤殼鹹寒,傳統用於化痰軟堅、清熱利水。此處取其鹹能入腎,寒可清熱,既助滑石利濕,又防陰中疼痛之熱結。煅後質脆,研散更利藥效釋放。

組方邏輯與協同作用

  1. 標本兼顧

    • 止血治標:露蜂房灰、亂發灰均為炭類,協同收澀止血,針對血淋急性出血。
    • 清利治本:滑石、海蛤清熱利濕,從源頭消減濕熱下注之病機,防止血絡續傷。
  2. 動靜結合

    • 炭藥收斂(靜)與滑石通利(動)並用,止血不留瘀,利濕不傷正。
  3. 局部與整體調節

    • 滑石、海蛤調節膀胱氣化,改善小便澀痛;蜂房、血餘炭直接作用於損傷血絡,緩解局部疼痛。

此方結構簡潔,藥性平和,契合小兒「易虛易實」之體質特點,以通利為主,佐以止血,堪為血淋實證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露蜂房灰1分,亂發灰1分,滑石1兩,海蛤半兩。
上為細散。
以溫水調下半錢,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尿、止血止痛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露蜂房灰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 組成:露蜂房灰1分,亂發灰1分,滑石1兩,海蛤半兩。 主治:小兒血淋,日夜淋瀝,小腹及陰中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