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皮散

蛇皮散

SHE P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0.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胃經 28%
腎經 28%
心經 14%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蛇皮散中包含水蛇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蛇皮的藥性: 蛇皮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水蛇皮尤以其清熱解毒之效著稱,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蛇蟲咬傷等症狀。
  2. 組方配伍: 蛇皮散多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皮膚疾病等,而水蛇皮與其他藥材搭配,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水蛇皮與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材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與黃柏、苦參等殺菌消炎藥材搭配,可加強殺菌消炎的作用。

蛇皮散中加入露蜂房,主要是考慮其以下兩個特性: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露蜂房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蛇皮散主要針對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而露蜂房可以有效清除熱毒,消散腫脹,減輕皮膚病的症狀。
  2. 活血化瘀,止癢止痛:露蜂房還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同時能止癢止痛,減輕病患的不適感。

因此,蛇皮散中加入露蜂房,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促進傷口癒合,提高治療效果。

蛇皮散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製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蛇皮散治療蛇傷,蛇毒常會導致局部瘀血腫痛,血餘炭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2. 解毒止癢: 血餘炭還具有解毒止癢的功效。蛇毒常伴有劇烈瘙癢,血餘炭可抑制毒素的擴散,並減輕瘙癢感,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蛇皮散】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附骨癰腫,根在臟腑」,意指深層癰疽膿腫,病位靠近骨骼,且根源與內臟功能失調相關。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癰腫多因氣血壅滯、熱毒深伏,或臟腑積熱外發所致,需以解毒消腫、拔毒排膿為治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蛇皮(蛇蛻)

    • 性味鹹甘平,入肝經,具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之效。
    • 古代用於癰疽瘡毒,取其「以皮走皮」之性,透達皮膚腠理,引邪外出,尤善化解深伏之毒。
  2. 臣藥:露蜂房

    • 性味甘平,有毒,入胃經,能攻毒消腫、散結止痛。
    • 專治癰疽惡瘡,其蜂毒成分可刺激局部氣血運行,破滯散結,與蛇皮協同增強解毒透膿之力。
  3. 佐藥:亂髮(血餘炭)

    • 性味苦溫,入肝、腎經,燒灰存性後為血餘炭,具止血化瘀、利尿生肌之效。
    • 用於癰腫可活血消瘀,促進膿液吸收,並收斂瘡口,防止毒邪扩散。

三、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 「三炭」共奏:三藥均經「燒灰存性」,炭藥性質收斂,既能保留原料藥性,又增強吸附毒邪、斂瘡生肌之效。
  • 協同解毒:蛇皮透表、蜂房攻裡、血餘炭引藥入血分,形成由表及裡、從氣到血的解毒通路,針對「臟腑深根」之癰腫。
  • 酒調助行:以溫酒送服,借酒性辛溫通行十二經,助藥力直達病所,加速排膿消腫。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炭藥斂瘡」之思維,適用於頑固性癰腫伴隨臟腑熱毒者,然須辨證準確,非泛用之劑。

傳統服藥法


蛇皮半兩,露蜂房半兩,亂發半兩。上燒灰存性,研細。
每服2錢匕,溫酒調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蛇皮散, 出處:《閻氏小兒方論》。 組成:栝樓根半兩,蛇皮2錢。 主治:瘡疹入眼成翳。

蛇皮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八。 組成:蛇皮半兩,露蜂房半兩,亂發半兩。 主治:附骨癰腫,根在臟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