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掌散

舐掌散

SHI ZHA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6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膀胱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12%
脾經 12%
肝經 12%
胃經 12%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舐掌散方中包含海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化痰: 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的功效。舐掌散主治手足心熱、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症狀,多因熱邪犯肺、痰熱壅盛所致,海藻能清熱化痰,使熱邪消散,痰液化解,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軟堅散結: 海藻還有軟堅散結的作用,能促進甲狀腺結節的消散。舐掌散中可能包含其他藥材,如昆布、貝母等,與海藻共同發揮軟堅散結功效,達到治療甲狀腺腫大等病症的效果。

舐掌散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舐掌散治療的病症多為濕熱蘊結、蟲毒浸淫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掌癬等。黃柏可以清熱燥濕,驅散濕邪,並殺滅致病的蟲菌,從而達到止癢消腫的效果。
  2. 解毒消腫,涼血止血: 黃柏亦有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的作用。一些皮膚病伴有腫脹、出血等症狀,黃柏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並涼血止血,有助於緩解病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舐掌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舐掌散主治「瘿瘤」,即甲狀腺腫大類疾病,古代稱「癭病」。此病多因情志鬱結、水土因素或痰氣互結所致,表現為頸部腫塊,隨吞咽移動。方中採用外舐內服之法,通過口腔黏膜吸收藥效,緩解局部腫結。

組成與邏輯推理

藥物組成

  1. 海藻(1兩)

    • 性味鹹寒,歸肝、胃、腎經。
    • 傳統功效: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為治癭瘤要藥。
    • 現代理解:含碘化物,可調節甲狀腺功能,對單純性甲狀腺腫有一定改善作用。
  2. 黃柏(2兩)

    • 性味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
    • 傳統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現代理解:含小檗鹼等成分,具抗炎、抑菌作用,可能抑制甲狀腺局部炎症反應。

配伍邏輯

  • 軟堅散結與清熱並行:海藻主攻痰結,黃柏清熱防鬱久化熱,二者協調消腫。
  • 外用內服結合:通過「舐掌」方式,藥物經口腔黏膜吸收,可能直接作用於頸部病灶,避免腸胃刺激。
  • 劑量比例:黃柏量倍於海藻,可能意在強化清熱之力,平衡海藻的鹹潤。

治療原理推測

  1. 局部調節:海藻碘成分補充可能改善缺碘性甲狀腺腫;黃柏減輕周圍組織炎症。
  2. 整體作用:通過化痰清熱,調節氣機鬱滯,間接影響甲狀腺功能。

此方簡便,體現中醫「內病外治」思路,適合輕中度癭瘤患者長期緩解之用。

傳統服藥法


海藻1兩,黃柏2兩。
開結。
上為末。
每用少許置掌中,時時舐之,津液送下。如消三分之二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甲狀腺腫甲狀腺亢進

相同名稱方劑


舐掌散,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海藻1兩,黃柏2兩。 主治:開結。主治:癭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