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將丸

二將丸

ER J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同夀錄》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2%
大腸經 22%
膀胱經 11%
肝經 11%
胃經 11%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將丸中加入蜂蠟,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固丸成型: 蜂蠟具備良好的粘性和成型性,可將藥材粉末緊密結合,製成丸劑,便於服用和保存。

2. 保護藥性: 蜂蠟具有防潮、防氧化作用,可有效防止丸劑受潮變質,保持藥效穩定,延長藥效。

此外,蜂蠟本身也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將丸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一、收斂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二將丸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泄瀉不止,白礬可收斂腸道,減少水瀉,緩解症狀。

二、燥濕解毒:白礬亦具燥濕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腹瀉、痢疾。二將丸中若有濕熱之症,白礬可清熱燥濕,配合其他藥材,達到解毒止瀉的效果。

因此,白礬在二將丸中發揮收斂止瀉、燥濕解毒的功效,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將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腫毒:古代所指「腫毒」多為熱毒壅滯、氣血瘀阻所致的局部紅腫熱痛,或癰疽瘡瘍等症。此方以「護心」為輔助目標,推測其用於腫毒初期,防止熱毒內攻心包,兼具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之效。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黃蠟(蜂蠟)

    •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脾、胃經。
    • 傳統功效:具收斂、生肌、解毒作用,常用於瘡瘍久潰不斂。其黏滯之性可固護瘡面,緩解熱毒擴散。
    • 本方作用:為丸劑基質,緩釋藥性,兼能「護心」——形成保護之勢,防毒邪內陷。
  2. 白礬(明礬)

    • 性味歸經:酸、寒,歸肺、脾、肝經。
    • 傳統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斂瘡止血,外用治癰腫瘡毒。其寒性可清熱,酸收之性助消腫斂瘡。
    • 本方作用:直接針對熱毒,與黃蠟協同,一清一斂,化解腫毒之瘀熱。
  3. 青黛為衣

    • 性味歸經:鹹、寒,歸肝經。
    • 傳統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消斑,擅治熱毒發斑、丹毒癰腫。
    • 本方作用:加強清熱解毒之力,尤其針對腫毒之熱象明顯者;外衣形式或暗示部分藥效通過黏膜吸收(如舌下含服)。

組方邏輯推理

此方以「護心」為名,實則通過內外兼治思路:

  • 黃蠟固護:形成物理性屏障,緩解毒勢蔓延,保護心神(防熱毒擾心)。
  • 白礬攻毒:直折熱毒,酸寒之性消腫斂瘡。
  • 青黛協同:外層清解,增強整體涼血解毒效果。

全方簡潔,針對「腫毒」初起或輕症,以斂瘡清熱為主,符合古代「以斂代清」的治療思維,尤其適合熱毒未深、需防內陷之症。

傳統服藥法


黃蠟2兩,白礬1兩。
護心。
熔化為丸,青黛為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二將丸, 出處:《同夀錄》卷四。 組成:黃蠟2兩,白礬1兩。 主治:護心。主治: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