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蠟礬針方劑中加入蜂蠟,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蜂蠟性涼,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防止出血。蠟礬針多用於治療外傷出血,蜂蠟可輔助藥物發揮止血作用。
2. 保護傷口:蜂蠟具有一定的黏性,塗抹在傷口上能形成保護膜,隔絕空氣和細菌,減少感染風險,並能防止藥物流失,提高藥效。
蠟礬針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一、收斂止血: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之功效,可有效控制出血,適用於外傷出血、鼻出血等症狀。
二、燥濕殺蟲:白礬亦有燥濕殺蟲之效,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可治療濕疹、皮膚癬等皮膚疾病,亦可輔助治療外傷感染。
總而言之,白礬在蠟礬針方劑中發揮收斂止血、燥濕殺蟲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蠟礬針」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蠟礬針」主要用於治療痔瘡及漏管。
治療原理分析
「蠟礬針」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拔膿去腐: 方中枯礬(即白礬,古文中的白礦石)具有收斂、燥濕、止血、解毒、殺蟲的功效,能收斂瘡口,燥濕拔毒,促進膿液排出。
- 保護創面: 黃蠟(即蜂蠟)具有潤膚生肌、止痛的作用,可以保護創面,減輕疼痛,並提供一個濕潤的環境,有利於傷口癒合。
- 物理引流: 將黃蠟和枯礬製成長條狀的「針」,插入痔漏或瘺管內,可以起到物理引流的作用,幫助膿液排出,並保持瘺管的通暢。
古文內容分析
《瘍醫大全》
- 「痔瘡蠟礬針,黃蠟熔化,入枯礬末少許於內,揉成長條如線,看痔漏深淺插入,待膿盡再上生肌藥收功。」
- 這段文字明確指出了「蠟礬針」的製作方法和使用方法,即將黃蠟融化後加入枯礬末,製成條狀,插入痔漏中,待膿液排盡後再使用生肌藥促進傷口癒合。
《萬氏秘傳外科心法》
- 「用黃蠟溶化枯礬末少許,搓成長條,納入漏竅中,膿血盡,上生肌散。」
- 這段文字再次強調了「蠟礬針」的製作和使用方法,與《瘍醫大全》中的記載基本一致,並指出其適用於「漏竅」,即瘺管。
總體而言,「蠟礬針」是一種外用的中藥製劑,主要通過枯礬的收斂拔毒和黃蠟的保護潤膚作用,配合物理引流,來達到治療痔瘡和瘺管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黃蠟、枯礬少許。
上將黃蠟熔化,人枯礬於內,丸成小長條。
納入竅內。膿盡,用生肌散敷之。
方中黃蠟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蠟礬針,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黃蠟、枯礬少許。 主治:漏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