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附子丸

神效附子丸

SHEN XIAO FU Z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校注婦人良方》卷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0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60.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脾經 33%
心經 33%
腎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附子丸」方劑中使用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能溫煦陽氣,散寒止痛,適用於陽氣虛衰、寒邪內侵所致的各種病症,如脾胃虛寒、腎陽不足、四肢冰冷等。
  2. 回陽救逆: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之效,可用於治療陽氣衰微、脈微欲絕、神志昏迷、呼吸微弱等危重病症,常配合其他溫陽救逆藥物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附子丸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脾腎虛寒」所致之嘔吐、翻胃噎膈。脾腎陽虛則運化失職,陰寒內盛,胃氣上逆,故見嘔吐或飲食難下(如噎膈)。附子大熱,溫補下焦元陽,助脾土健運;生薑汁佐制其毒性,兼能降逆止嘔,共奏溫陽散寒、降逆和胃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黑附子為君

    • 選「重1兩4-5錢」者,因大者藥力渾厚,直入下焦溫腎陽。
    • 炮製以「生薑自然汁反浸潤曬乾」,目的有三:
      • 生薑汁解附子毒,緩其燥烈之性。
      • 生薑本身溫中止嘔,助附子降逆氣。
      • 反覆炮曬使藥性醇和,專注溫陽不傷陰。
  2. 人參煎膏為丸

    • 人參大補元氣,益脾肺,與附子配伍,成「附子配參」經典結構,既溫陽又固本,防陽氣暴脫。
    • 製成「黍米大」小丸,緩圖收功,適合虛寒久病者漸進調理。

推論功效延伸

  • 此方邏輯重在「溫補脾腎,雙固先後天」:
    • 腎陽得補則火能生土,脾陽自振而嘔吐自止。
    • 人參助附子恢復胃氣,適用於「胃氣衰敗,飲食難進」之重症,從根本挽回陽氣。
  • 津唾咽下服法,取其「唾屬腎液」,引藥直入下焦,兼護胃黏膜。

總結
全方以附子生薑溫降為核心,佐人參維繫正氣,針對脾腎陽虛之嘔吐、噎膈,從溫陽化飲、降逆和中著手,體現「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與「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辨證思路。

傳統服藥法


黑附子(重1兩4-5錢,端正底平尖國)1枚。
上灰火炮皮裂,入生薑自然汁內,浸潤曬乾,再炮,再入汁浸潤,仍曬再炮,用盡薑汁半碗為度,卻去皮臍為末,以人參煎膏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數丸,津唾咽下。胃氣稍復,飲食稍進,投以溫補之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附子丸,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卷七。 組成:黑附子(重1兩4-5錢,端正底平尖園)1枚。 主治:脾腎虛寒,嘔吐,或翻胃噎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