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卻蛔散中使用苦楝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作用: 苦楝皮味苦性寒,入肝、脾、肺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其所含的苦楝素對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有較強的驅殺作用,能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緩解因蟲症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 消積化滯: 苦楝皮還能清熱解毒,消積化滯,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進一步促進驅蟲效果,並減輕驅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腹痛、嘔吐等不適症狀。
卻蛔散中含有鶴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痛: 鶴蝨性苦寒,入肝、脾經,具有驅除寄生蟲、止痛的效果。對於蛔蟲所致的腹痛、腹脹、噁心等症狀,鶴蝨能有效緩解,達到驅除蛔蟲、止痛的效果。
- 配合藥性: 卻蛔散中的其他藥物,如檳榔、使君子等,也具有驅蟲作用。鶴蝨與這些藥物相配伍,可以增強驅蟲效果,並減輕藥物的副作用。
因此,鶴蝨是卻蛔散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驅除蛔蟲、止痛的目的。
卻蛔散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密陀僧性寒,味甘,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蛔蟲上犯,常引起嘔吐、腹痛等症狀,而密陀僧可抑制蛔蟲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
- 殺蟲止癢:密陀僧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蛔蟲寄生於腸道,會引起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甚至會引發皮膚瘙癢。密陀僧能殺滅蛔蟲,減輕其對人體的危害。
總之,密陀僧在卻蛔散中,主要發揮降逆止嘔和殺蟲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蛔蟲病。
卻蛔散中包含檳榔,主要基於其驅蟲功效。檳榔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殺蟲、消積、降逆等功效。
對於蛔蟲病,檳榔能驅除腸道寄生蟲,並能消食積,緩解腹痛等症狀。此外,檳榔還具有降逆的作用,可以改善因蛔蟲寄生引起的嘔吐等症狀。
因此,檳榔在卻蛔散中起到驅蟲消積、緩解腹痛的作用,是治療蛔蟲病的重要藥材。
主治功效
卻蛔散
卻蛔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苦楝皮、鶴蝨、密陀僧、檳榔。具有驅蟲殺蟲、清熱解毒、止血、消積化積等功效。主治疳蛔,即兒童因寄生蟲(蛔蟲)感染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腹痛、腹脹、嘔吐、腹瀉等。
組成介紹
-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 密陀僧:是一種中藥,具有多種功效,包括驅蟲殺蟲、止血、清熱解毒、固表止汗、消食化積、燥濕、利水消腫、外用等。它可以治療蛔蟲、蜣螂、蟯蟲等寄生蟲感染,止血、補腎益精,治療外感火熱之證和內生痰熱之證,固表止汗,治療氣虛或陰虛導致的汗出過多、動輒汗出等症狀,消食化積,治療小兒乳食不消、腹脹腹痛、吐瀉泄瀉等症狀,燥濕,治療小兒驚風、疳積、痘瘡等症狀,利水消腫,治療水腫、腹水等症狀,外用斂瘡生肌、收斂瘡瘍、止痛止血,可外用於瘡瘍初起、紅腫疼痛者;瘡瘍潰爛、膿水不止者;燒傷燙傷、皮膚潰爛者。
總結
卻蛔散是一種有效的驅蟲殺蟲藥物,對蛔蟲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苦楝皮(有子者良,陰乾,內赤色者不用)2分,鶴蝨2分,密陀僧2分,白檳榔1個(炮,乘熱杵)。
上為細末。
每服1錢,米飲下。3服蟲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卻蛔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殊聖》。 組成:苦楝皮(有子者良,陰乾,內赤色者不用)2分,鶴虱2分,密陀僧2分,白檳榔1個(炮,乘熱杵)。 主治:疳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