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香雷散

XIANG LEI SAN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3%
胃經 23%
肝經 15%
大腸經 15%
心經 7%
小腸經 7%
肺經 7%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小兒蟲動啼叫不止;蟯蟲攻蝕下部。

傳統服藥法

雷丸半兩,鶴蝨半兩,苦楝根半兩,淡蕪荑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用生精豬肉淡湯調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雷丸性苦,寒,有小毒《本經》:"味苦,寒"《別錄》:"鹹,微寒,有小毒《綱目》:"甘微苦,平"《醫林纂要》:"苦酸鹹,寒"。主要功效消積,殺蟲。治蟲積腹痛,疳疾,風癇。《本經》:"主殺三蟲,逐毒氣,胃中熱,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兒百病。"《別錄》:"逐邪氣,惡風汗出,除皮中熱、結積,白蟲、寸白自出不止。"《藥性論》:"能逐風,主癲癇狂走,殺蛔蟲。"《玉楸藥解》:"清熱疏肝,殺寸白蟲,軀風除癇,止小兒汗。"《陝西中藥志》:"消積殺蟲,清熱解毒。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胃中熱,對縧蟲病療效較顯著。"

鶴蝨性味苦,辛,平,小毒。主要功效殺蟲消積。主蛔蟲病;曉蟲病

苦楝皮性苦,寒,有毒。主要功效殺蟲;療癬。主蛔蟲病;鈎蟲病;蟯蟲病;陰道滴蟲病;疥瘡;頭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香雷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張換方。 組成:雷丸半兩,鶴虱半兩,苦楝根半兩,淡蕪荑半兩。 主治:小兒蟲動啼叫不止;蟯蟲攻蝕下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安蟲散

相似度 66%

鶴虱飲

相似度 66%

補金散

相似度 66%

鶴虱散

相似度 60%

卻蛔散

相似度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