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連石斛湯

歸連石斛湯

GUI LIAN SHI 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胃經 19%
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9%
膽經 9%
腎經 4%
大腸經 3%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膽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歸連石斛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一、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石斛性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明目強筋之功效。二者相配,可起到補血養血、滋陰清熱的作用,對於氣血不足、陰虛火旺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二、調和藥性:石斛性寒,而當歸性溫,二者搭配使用,可起到中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或溫燥過甚,使藥效更加溫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歸連石斛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是為了清熱解毒、瀉火除煩。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涼血的功效。石斛性寒,滋陰清熱,但歸脾、連翹等藥性偏溫燥,容易助熱傷陰。加入黃連,可以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並能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熱病、陰虛內熱等症的效果。

歸連石斛湯中包含石斛,主要因為石斛具有以下功效:

  1. 滋陰生津: 石斛味甘性微寒,入胃、腎經,能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對於陰虛津傷所致的口乾舌燥、胃脘乾燥、虛熱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益胃健脾: 石斛具有益胃生津、健脾養胃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歸連石斛湯旨在滋陰降火、益胃生津,石斛的藥性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契合,因此成為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歸連石斛湯中加入荷葉,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暑: 荷葉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緩解石斛等藥材可能帶來的燥熱之感,平衡藥性。
  2. 利水消腫: 荷葉亦有較好的利水消腫功效,可配合石斛等藥材,有助於改善體內濕氣,促進水分代謝,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之,荷葉的加入,可以有效地調節藥性,使歸連石斛湯更加平和,並增強其清熱解暑、利水消腫的功效。

歸脾湯中加入穀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消食:穀芽性涼味甘,具有健脾消食、降氣化痰的功效。歸脾湯主要用於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神疲等症。加入穀芽有助於健脾胃,增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使藥物更易吸收,提高療效。
  2. 清熱解毒:穀芽還具有清熱解毒之效。歸脾湯中加入黃芪、黨參等補氣藥物,容易造成燥熱。加入穀芽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歸連石斛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妊婦及體虛之人赤痢、白痢、赤白痢」,即孕婦或體質虛弱者罹患痢疾(下痢帶血、黏液或兩者夾雜),並兼有腸胃氣滯、陰液受損之證。古醫認為此類患者正氣不足,濕熱積滯內蕴,需潤腸通滯、清熱調氣兼顧,同時避用峻烈攻伐之品,以免傷胎或耗損正氣。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油當歸(君藥)

    • 性味甘溫,質潤多油,擅長養血潤腸,通便而不傷正,尤宜體虛或孕婦之腸燥積滯。
    • 針對痢疾中「滯下」特性,疏通腸道壅塞,改善氣血瘀滯。
  2. 小川連(臣藥)

    •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專治濕熱痢疾(赤痢為熱重,白痢為濕重),抗菌止痢。
    • 用量輕(7分),避其苦寒傷胃之弊,合當歸則「清中兼潤」,防燥熱傷陰。
  3. 鮮石斛(佐藥)

    • 甘寒生津,養胃陰、清虛熱,彌補痢疾耗傷之津液,緩解口乾、舌紅少津等陰傷證。
    • 與黃連配伍,制其燥性,兼護胎元(孕婦陰血易虧)。
  4. 炒枳殼(佐藥)

    • 行氣寬腸,消積導滯,助當歸推動腸道積滯,改善腹脹裏急後重(痢疾典型症狀)。
    • 炒用緩和其破氣之性,適合體虛者。
  5. 鮮荷葉(佐使藥)

    • 清暑化濕、升發清陽,拌炒後兼能醒脾和胃;其輕清之性可緩解痢疾濕濁下注之勢。
    • 與枳殼一升一降,調節腸胃氣機。
  6. 長須生谷芽(使藥)

    • 健脾開胃、促消化,激發中焦運化功能,助藥物吸收,防苦寒藥傷胃氣。
    • 具「運氣」之功,解決體虛者納差、消化不良問題。

整體治療原理

本方以「潤腸通滯、清熱調氣」為核心:

  • 潤通結合:當歸潤腸,配伍枳殼行氣,緩解滯下腹痛;
  • 清補並行:黃連清熱,石斛滋陰,攻邪不傷正;
  • 標本兼治:荷葉、谷芽調理脾胃運化,恢復中焦功能。
    尤其適合「正虛邪戀」之痢疾,如孕婦氣血不足或體弱者陰液耗傷,攻補得宜,不致過伐。

傳統服藥法


油當歸5錢,小川連7分,鮮石斛3錢,炒枳殼1錢,鮮荷葉1角(拌炒),長須生谷芽4錢。
潤腸祛積,開胃運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歸連石斛湯, 出處:《濕溫時疫治療法》引《沈樾亭驗方傳信》。 組成:油當歸5錢,小川連7分,鮮石斛3錢,炒枳殼1錢,鮮荷葉1角(拌炒),長須生谷芽4錢。 主治:潤腸祛積,開胃運氣。主治:妊婦及體虛之人赤痢、白痢、赤白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