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含有「自然銅」,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自然銅,又名赤銅,為銅的單質,性寒,味甘,入肝經。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傷患組織的修復;消腫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傷患部位的腫脹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在傷科治療中,加入自然銅,能幫助加速傷口癒合,促進組織再生,達到傷科回生的目的。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傷科病症,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生肌止痛: 乳香還具有生肌止痛的作用。對於外傷引起的創傷,乳香能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加速傷口恢復。
因此,乳香在「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起到重要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痛的作用,是治療傷科疾病的常用藥材。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包含血竭,主要源於其以下兩大功效:
一、活血化瘀: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傷科疾病,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二、止血生肌: 血竭還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組織再生,加快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創傷感染等,能有效止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血竭在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傷科疾病的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方劑中使用硃砂,乃基於其鎮痛止血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涼血止血、安神定驚之效。古人認為其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對於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然而,硃砂亦有毒性,使用時應謹慎,需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其活血化瘀、補血調經的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傷口癒合。同時,當歸還有補血調經之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加速傷口修復。
另外,當歸還具有潤腸通便、抗炎止痛等功效,對於因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瘀血、腫脹等症狀都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在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加入當歸,能夠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加速康復。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麝香性溫,能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開竅醒神: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之功,能促進氣血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受傷部位的修復。
此外,麝香還有芳香開竅、止痛止痙等功效,配合其他藥材,能發揮協同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然而,麝香為貴重藥材,使用時應遵醫囑,避免過量使用或自行配藥。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範圍極廣,涵蓋外傷、內傷及急症危證,包括:
- 外力損傷:跌打損傷、刀劍割傷、骨折筋斷、火器木器傷等,尤其針對「瘀血內阻」之證。
- 急症急救:吊死(窒息)、凍死、溺死、雷震死(電擊傷)等氣血閉絕之證,強調「通閉回陽」。
- 特殊外傷:腸出(內臟脫出)、腦漏(顱腦損傷?)、割喉(氣管斷裂)等危重證候,反映古代對開放性創傷的處理思維。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破血逐瘀為核心:
- 大土鱉蟲(蟅蟲)為主藥,性鹹寒,善破血逐瘀、續筋接骨,針對「瘀血阻絡」之病機。
- 自然銅(煅淬醋製)輔助散瘀止痛、接骨療傷,與土鱉蟲協同強化通經活絡之效。
活血定痛並行:
- 乳香(去油)、血竭活血化瘀兼止痛,針對傷後腫痛;
- 當歸(醋製)養血活血,防破血過猛而耗血,體現「祛瘀不傷正」原則。
開竅醒神以急救:
- 麝香辛香走竄,能開諸竅、通閉塞,用於氣絕神昏之急症,推動全方藥力速達病所。
- 辰砂(朱砂)鎮心安神,或防瘀血攻心致神志異常。
外治輔助內服:
- 生烏梅、生半夏擦牙開閉(刺激涎腺分泌),生松香與半夏外敷止血合創,反映「內外合治」思維。
推理可能功效
全方以「破瘀通閉」為主軸,結合「續損、止痛、醒神」:
- 急症:可能通過麝香、土鱉蟲等迅速改善微循環,緩解缺氧性損傷。
- 外傷:自然銅、土鱉蟲或促進骨痂形成,乳香、血竭減輕局部炎症反應。
- 特殊用法(如黃酒沖服)藉酒精擴張血管,輔助藥物散瘀。
此方體現傷科「急則治標」特色,集中藥性峻猛之品,以「通、破、散」逆轉氣血壅滯之危象。
傳統服藥法
大土鱉蟲(活大而公者。去足,放瓦上,木炭微火焙黃,研細)5錢,自然銅(研細)3錢(放瓦上,木炭火燒紅,入好醋內淬半刻,取出,再燒再淬,連制9次),真乳香(研細)2錢(每1錢,用燈草1分5釐,在砂鍋內同炒枯,與燈草灰同研,吹去燈草灰,再另研細),真陳血竭(研細,飛淨)2錢,真辰砂(研細,飛淨)2錢,全當歸(研細)1兩(用陳醋泡透,砂鍋炒乾,研細),真正當門麝(研細)1錢。
如傷後心腹疼痛,乃瘀血未淨,用上白砂糖1-2兩,水衝時時代茶飲之;如受傷牙關緊閉,須用生烏梅擦牙即開,用生半夏擦兩腮亦開;倘氣已絕,必須打落1齒灌之。
如法炮製,稱准分兩,為極細末,用小瓶盛入,每瓶1分5釐為一服,用蠟封口,切勿泄氣。
遇受傷人,即用1瓶,以好黃酒沖服;能飲酒者,多飲尤好,使瘀血下行,小兒減半。傷重者,3-5服,傷輕者1-2服。立效。倘致命重傷,酌以數瓶敷之,其效尤速,傷非致命,即不用敷。
凍死者放暖室中,不可近火,多墊稻草,棉被褥;溺水死者,須令將水吐出;割喉者,將頭扶正,合住刀口,用生松香、生半夏等分,共研極細末,在傷四周圍厚厚敷緊,外用膏藥,周圍連好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 出處:《集成良方三百種》卷下引彭竹樓方。 組成:大土鱉蟲(活大而公者。去足,放瓦上,木炭微火焙黃,研細)5錢,自然銅(研細)3錢(放瓦上,木炭火燒紅,入好醋內淬半刻,取出,再燒再淬,連制9次),真乳香(研細)2錢(每1錢,用燈草1分5厘,在砂鍋內同炒枯,與燈草灰同研,吹去燈草灰,再另研細),真陳血竭(研細,飛淨)2錢,真辰砂(研細,飛淨)2錢,全當歸(研細)1兩(用陳醋泡透,砂鍋炒乾,研細),真正當門麝(研細)1錢。 主治:跌傷、壓傷、打傷、刀傷、割喉,吊死,凍死,溺死,雷震死;火器傷,木器傷遍體鱗傷,骨折筋斷,腸出腦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