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長春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長春膏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燙傷、燒傷等病症,而生地黃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緩解炎症反應,幫助傷口癒合。
- 滋陰潤燥: 生地黃具有滋陰潤燥、養血生津的功效。長春膏的膏藥性質較為乾燥,容易導致皮膚乾燥,而生地黃可以滋陰潤燥,防止皮膚過於乾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長春膏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毒止癢等作用。在長春膏中,薄荷可以 清熱解毒,緩解因外傷、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同時,薄荷的 清涼止癢 作用可以緩解皮膚瘙癢,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薄荷還具有 消腫止痛 的功效,可以幫助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因此,在長春膏中加入薄荷,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治療外傷、燒傷、燙傷等疾病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長春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眼撞傷生翳膜」,即眼部受外力撞擊後,導致黑睛(角膜)或晶體混濁,形成遮蔽視線的雲翳或膜障。古代醫家認為,外傷易使局部氣血瘀滯、津液凝結成翳,須以清潤散結之品化解。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生地汁
- 性味甘寒,入心肝腎經,功能涼血養陰、生津潤燥。
- 針對外傷後熱鬱血滯,藉其滋潤之性濡養眼絡,防止瘀熱灼傷睛珠,並助修復受損組織。
薄荷汁
- 辛涼透散,善行頭目,能疏散風熱、開鬱通竅。
- 外傷後氣血壅塞,薄荷可宣散鬱結,引藥上行至目,兼緩眼部脹痛;其清輕之性亦有「輕可去實」之意,助翳膜消散。
冬青子汁(女貞子)
- 味甘苦涼,補肝腎陰、清虛熱。
- 肝開竅於目,此藥滋養肝血以明目,腎精充足則目睛得養,從根本改善因肝腎陰虛所致目翳難退。
三、製劑與外用機理
- 蜜糖配伍:蜂蜜甘緩潤燥,能解毒和藥,延長藥效停留時間,緩解眼部乾澀。
- 熬膏點眼:濃縮三汁精華,直接作用病所,清熱消翳而不傷正,符合「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原則。
四、整體治療思維
此方以「養陰為本,散鬱為標」:
- 生地、冬青子滋陰填精,固護眼絡;
- 薄荷辛散引經,破除瘀滯。
三藥共奏滋養肝腎、涼血散結之功,使外傷後瘀熱得清,陰液得充,則翳膜自消。
附註:古人用「汁液」製膏,取其鲜活清透之氣,更利於眼部吸收,體現中藥外用「取其氣」的巧思。
傳統服藥法
生地汁、薄荷汁、冬青子汁。
除翳膜。
三味汁熬濃,加蜜1兩熬成膏。
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長春膏, 出處:《眼科全書》卷六。 組成:生地汁、薄荷汁、冬青子汁。 主治:除翳膜。主治:眼撞傷生翳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