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丹

黃庭丹

HUANG TING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8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大腸經 16%
胃經 16%
肺經 16%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庭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多種皮膚病及肺部疾病,其中包含硫磺成分。硫磺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熱性藥材,具有燒灼、解毒、祛濕和止癢的作用。

首先,硫磺能有效消除體內的濕毒,這對於許多皮膚病如癬、瘡等疾病的治療尤為重要。其能夠幫助改善皮膚的健康,減少病變部位的炎症和不適感。其次,硫磺的殺菌特性亦能有效防止皮膚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此外,硫磺還常用於調理肺部的寒濕病症,藉此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

總之,硫磺作為黃庭丹的其中一個成分,能夠在調和方劑的整體功效中,增強其解毒、祛濕、止癢和抗炎的特性,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黃庭丹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方中包含硼砂,主要是因為硼砂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硼砂在中醫中常用於治療一些因內熱或外感所引起的病症,如喉嚨腫痛、口舌生瘡等。

硼砂主要的成分是硼酸,能抑制細菌和消炎,適合用於熱性病症的輔助治療。它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進而幫助消除炎症和腫脹,增強黃庭丹的療效。此外,硼砂對於促進生理功能、調節免疫系統也有一定的影響,能夠提高機體抵抗力,更好地對抗外邪入侵。

因此,將硼砂納入黃庭丹的組成中,不僅能夠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也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康復效果。這樣的組合展示了中藥方劑在配伍上的智慧與複雜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庭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專治「積冷氣塊」,首見於硫黃、硼砂二藥協同破瘀溫通之性。「積冷」指寒邪凝滯日久,氣血不通而成痞塊;「氣塊」則屬氣滯血瘀之實證。硫黃大熱,能逐沉寒痼冷;硼砂鹹涼,可軟堅散結,二者相激,形成溫通破積之力,故主治男女因寒凝血瘀所致之疼痛、癥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硫黃為君
    《本草綱目》載硫黃「秉純陽之精,能化金銀銅鐵」,其性大熱,直入命門,溫補真火而破陰寒。此方取其「破宿血」之功,蓋因寒凝血瘀非大熱不能開,硫黃通徹三焦,使陽氣鼓動,陰凝自消。

  2. 硼砂為臣
    《日華子本草》言硼砂「消痰止嗽,破癥結」,其性雖涼,然與硫黃同煅後,涼性減而軟堅之力存。硼砂能滌蕩垢膩,分解痰瘀膠結,助硫黃穿透積滯,並防止硫黃燥烈傷陰。

  3. 火煅製法之妙
    反覆火養七日,使硫黃升華(「硫黃在盒上」),硼砂沉降(「盒子下」),取硫黃輕揚之氣透達經絡,硼砂重墜之性直攻積塊。後以黃蠟固護藥性,緩解硫黃毒性,更藉酒醋引藥入血分,增強溫通行瘀之效。

  4. 整體作用機理
    全方以「溫陽破結」為核心,硫黃化陰翳為陽氣,硼砂解膠結為流氣,一溫一泄,使氣血得溫則行,瘀結得消則散。其丸如麻子,取「緩攻」之意,因積冷非旦夕可除,故以小量漸消,避猛藥傷正之弊。

此方體現中醫「寒者熱之」「結者散之」治法,乃溫通類丹劑之典型配伍。

傳統服藥法


硫黃1兩,硼砂2兩。
破宿血,止疼痛。
上二味,同研如粉,入瓷盒子內, 如法固濟,候乾了,入灰爐中,常以頂火4兩,養七日,又於盒底著火4兩,養一日,取出;看硫黃在盒上,硼砂在盒子下,又依前研,入盒,又養七日足,又於盒底著火養一日,但看硫黃不上盒子,即住火,取出;以黃蠟煮,出火毒,候蠟黑如漆,去蠟,以火焙乾,重細研,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
每日服3丸,空心以酒或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黃庭丹,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硫黃1兩,硼砂2兩。 主治:破宿血,止疼痛。主治:男子女人,積冷氣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