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茯苓湯

CHI XIAO DOU FU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1%
胃經 21%
肺經 16%
腎經 9%
小腸經 4%
肝經 4%
心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小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赤小豆茯苓湯中加入赤小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功效。它能清除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並有助於減輕體重。搭配茯苓,更能加強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濕熱壅滯所致的水腫、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健脾除濕: 赤小豆能健脾化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與茯苓搭配,更能有效祛除濕氣,增強脾胃功能,使身體更加輕盈健康。

赤小豆茯苓湯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肺經。其利水滲濕作用能配合赤小豆,共同消腫利水,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同時,茯苓健脾寧心的作用能緩解因脾虛濕困所導致的食慾不振、心悸失眠等症狀,協同赤小豆共同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因此,茯苓在赤小豆茯苓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輔助角色,提高藥效,使方劑更加全面有效。

赤小豆茯苓湯為一方經典利水消腫之方,其組成精妙,內含赤小豆、茯苓、澤瀉、白朮等多種利濕健脾之藥材,而加入瓜蒂則更顯匠心獨運。瓜蒂味苦性寒,善能催吐,但在此方中並非用其催吐之效,而是取其能上行下利,通利三焦,促進水液代謝之功。對於水腫病患,尤其是因水飲停滯所致者,瓜蒂能助諸藥深入病所,加速濕熱排出,與赤小豆、茯苓等同用,共奏利水消腫、健脾除濕之效。此方適宜於治療水腫、黃疸等病症,尤以脾虛濕盛型患者為佳,通過調理脾胃功能,恢復水液正常運行,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赤小豆茯苓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針對水腫、濕熱等症狀,其組成精妙,配伍得宜。方中雄黃為一味礦物質藥材,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祛痰之功。在赤小豆茯苓湯中加入雄黃,旨在利用其強烈的解毒特性,以增強整體方劑對濕熱壅滯所致疾患的治療效果。雄黃與赤小豆、茯苓等藥材相輔相成,赤小豆利水消腫,茯苓健脾利濕,雄黃則能深入病灶,清除深層濕熱毒素,三者結合,可有效改善因濕熱內阻導致的各種不適,如皮膚病變、腹脹水腫等。然而,由於雄黃含有一定毒性,臨床應用時應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過量使用造成不良反應。

赤小豆茯苓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赤小豆性寒,茯苓性平,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可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降低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效更溫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調和脾胃、緩解腹痛、利水消腫等作用,與赤小豆、茯苓合用,可增強利水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水腫、腹脹等症狀。

甘草的加入,不僅能使藥性更和緩,更能提升藥效,使其更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

赤小豆茯苓湯中加入玉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可與赤小豆、茯苓相輔相成,共同改善因脾虛濕熱導致的口渴、燥熱、便祕等症狀。
  2. 健脾益氣: 玉竹可補益脾氣,促進脾胃運化,配合赤小豆利水消腫、茯苓健脾滲濕,共同改善脾虛水腫、消化不良等問題,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赤小豆茯苓湯

赤小豆茯苓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治黑疸:身體皮膚和大小便均呈黑色。多由於久病黃疸所致。

組成

  • 赤小豆: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瓜蒂:清熱利尿、解毒消腫、化痰止咳、潤肺止渴、清咽利喉、利大小便。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玉竹: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

功效

  • 利水消腫
  • 清熱利尿
  • 解毒消腫
  • 清咽利喉
  • 利大小便
  • 止癢
  • 清熱解毒
  • 驅蟲殺蟲
  • 補氣
  • 瀉火
  • 止咳化痰
  • 潤肺
  • 生津止渴
  • 補血
  • 活絡止痛
  • 滋陰
  • 補氣
  • 生津止渴
  • 潤燥
  • 除煩

總結

赤小豆茯苓湯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清咽利喉、利大小便、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等功效,可治療黑疸:身體皮膚和大小便均呈黑色。多由於久病黃疸所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2. 本方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相關疾病


黃疸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赤小豆茯苓湯, 出處:《外台》卷四引《深師方》。 組成:赤小豆30枚,茯苓6铢,瓜蒂4铢,雄黃2铢,甘草半兩(炙),女萎4铢。 主治:黑疸,身體及大便正黑。久黃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