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癲狂馬寶散
DIAN KUANG MA B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癲狂馬寶散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定志: 琥珀性甘平,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化痰開竅之效。對於癲狂發作,常伴隨神志不清、言語錯亂、驚悸不安等症狀,琥珀可鎮靜心神,緩解躁狂,使患者精神趨於平穩。
- 活血化瘀: 琥珀亦具活血化瘀之功,對於因氣血瘀阻、心神失養而致的癲狂,可起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改善病情。
癲狂馬寶散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其具有鎮驚安神之效,能平息躁動、控制癲狂症狀;同時,珍珠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攻心而導致的癲狂,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癲狂馬寶散中加入珍珠,可起到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緩解癲狂症狀。
癲狂馬寶散中加入牛黃,是基於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
牛黃為牛膽結石,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豁痰散結的功效。癲狂症多因熱邪內擾、心神不安所致,而牛黃能清熱解毒,平息內熱,同時又能鎮驚開竅,使心神寧靜,從而達到治療癲狂的目的。此外,牛黃還有豁痰散結的功效,對於痰熱矇蔽心竅導致的癲狂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將牛黃加入癲狂馬寶散中,可有效改善癲狂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癲狂馬寶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專治「痰熱蒙蔽心竅」所致之精神異常症狀,其核心病機為「熱痰擾神」。古籍所述「神經錯亂」「狂躁不安」「神識不清」等,皆屬中醫「癲狂」範疇,多因痰火壅盛、上攻心神,使神機逆亂。具體表現如:
- 神志異常:語言谵妄、哭笑無常,反映心主神明功能失司。
- 痰熱實證:口吐涎沫為痰濁外泛之象,煩躁不安屬內熱擾動之徵。
- 驚悸不寧:驚惕失眠為神魂不安,痰火交熾之結果。
此類症狀常見於癲癇、精神分裂症或急性躁症,中醫辨證歸於「陽狂」「痰火擾心」之實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重鎮豁痰為主,佐以清心開竅,層次分明:
馬寶(主藥,2兩)
- 為馬科動物胃中結石,味甘鹹性涼,質重沉降。
- 傳統用於「鎮驚化痰」,尤擅化解痰熱膠結之證,其重墜之性可引上逆之火痰下行。
牛黃(5分)
- 苦涼,入心肝經,為清熱開竅要藥。
- 直接清泄心包痰熱,與馬寶協同解「熱擾神明」之急。
琥珀、珍珠
- 琥珀(1錢):鎮驚安神,兼活血散瘀,可疏通心脈瘀滯(痰熱久鬱易兼瘀)。
- 珍珠(豆腐炙,1分):協同鎮心安神,豆腐炙後減其寒性,增緩和之效。
龍涎香(1錢)
- 芳香走竅,能化痰醒神,助諸藥透達痰濁壅塞之竅絡。
全方配伍特點
- 重鎮與豁痰並舉:馬寶、珍珠鎮墜痰熱,龍涎香、牛黃化痰開竅。
- 標本兼治:馬寶、牛黃針對痰熱病根;琥珀、珍珠安神治標,穩定情緒。
- 藥少量輕(除馬寶外)*:多為珍稀材,取其「質重氣輕」之性,避免過降傷正,符合「治上焦如羽」原則。
此方體現中醫「癲狂責之痰火」的理論,透過瀉火滌痰、鎮攝浮陽,使神歸其舍,符合《內經》「重可鎮怯」之旨。
傳統服藥法
馬寶2兩,琥珀1錢,龍涎香1錢,珍珠(豆腐炙)1分,牛黃5分。
鎮靜,豁痰,安神,定志。
上研細末,裝瓶重3分。
每次病輕者服半瓶,病重者服1瓶。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鎮靜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嗜睡、頭暈等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依賴。
- 本方不宜與其他鎮靜類藥物同時服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癲狂馬寶散,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馬寶2兩,琥珀1錢,龍涎香1錢,珍珠(豆腐炙)1分,牛黃5分。 主治:鎮靜,豁痰,安神,定志。主治:神經錯亂,狂躁不安。痰熱矇蔽心竅引起的癲狂,口吐涎沫,神識不清,語言譫妄,瘋狂打鬧,煩躁不安,驚惕失眠,哭笑無常,及精神分裂症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