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香散

珠香散

ZHU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2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肝經 27%
脾經 22%
膀胱經 7%
肺經 7%
小腸經 7%
心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肺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珠香散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鎮心安神:珍珠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因熱毒內蘊、心神不寧所致的症狀,如煩躁失眠、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珍珠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滋陰潤燥,養顏美容:珍珠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滋陰潤燥、美容養顏之效。對於因燥熱所致的皮膚問題,如面色枯黃、皮膚粗糙等,珍珠能起到滋潤、修復的作用,使皮膚光滑細膩。

珠香散方中含有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氣味濃烈,能開竅醒神,尤其對於神志昏迷、痰濁阻竅、驚厥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活血止痛:麝香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可改善血脈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珠香散中加入麝香,可以起到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作用,針對相關病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珠香散中加入琥珀,主要是取其安神定驚之效。琥珀性味甘平,歸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化瘀止痛的作用。

方中琥珀的加入,一方面可以緩解患者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另一方面也能改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瘀血阻滯所致的病症,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珠香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味辛、性溫,歸心、肝經。其藥理作用包括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消散瘀血,並具有一定的抗炎、鎮痛作用。

對於珠香散所針對的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乳香能夠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痛,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珠香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要針對「清潔瘡面」與「燒燙傷後上皮生長遲緩」,其核心作用在於促進瘡面修復。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瘡面久不癒合多與氣血虧虛、肌膚失養相關,而燒燙傷易耗傷陰血,導致「燥」與「瘀」阻滞新生。方中強調「養血潤膚,生肌固皮」,顯示其設計兼顧滋養與收斂,既能濡潤受損組織,又可加速表皮固護。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煅珍珠(主藥)——
    性味甘鹹寒,傳統用於斂瘡生肌。《本草綱目》載其能「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疔毒」,煅後質地鬆脆,更利局部吸收。其鈣質成分可能形成保護層,現代研究亦發現珍珠含多種氨基酸,能刺激膠原合成,促進上皮爬行。

  2. 當門子(麝香)——
    辛溫走竄,擅長活血散結、開通經絡。此處用量極輕(僅5分),取其「引藥透達」之效,穿透瘡面深部以激活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微循環,化解潛在瘀滯,為生肌創造條件。

  3. 琥珀粉——
    甘平質重,能鎮心安神兼散瘀。《別錄》謂其「消瘀血,通五淋」,此處用於瘡面,可能藉其吸附特性幫助清除滲液,同時輕微鎮痛,緩解創面不適感。

  4. 滴乳香——
    辛苦溫,為外科生肌要藥。《本草綱目》指出其「消癰疽諸毒,托裏護心」。所含揮發油與樹脂成分可減輕炎症反應,其黏性物質或能在瘡面形成薄膜,保護新生組織。

配伍邏輯
全方以珍珠收斂生肌為君,乳香活血定痛為臣,佐以琥珀吸附滲液、麝香引藥透達。四藥協作形成「清-活-養-固」機制:先吸附殘餘濁液(琥珀),繼而疏通局部氣血(麝香、乳香),最終滋養固護(珍珠)。尤其麝香與乳香的辛散特性,能防珍珠過於收斂導致氣血凝滯,體現中醫「通補兼施」的瘡瘍治法。

現代角度的理解
此方可能通過以下途徑促進修復:

  • 珍珠的礦物質與有機物提供修復原料
  • 麝香擴張局部血管,增加創面血氧供應
  • 乳香抑制過度炎症反應,減少組織損傷
  • 琥珀保持瘡面乾燥,降低感染風險

整體而言,珠香散的設計符合中醫「祛腐生新」原則,適用于創面潔淨但癒合遲緩的階段,通過調節局部微環境與細胞活性,推動自然修復進程。

傳統服藥法


煅研珍珠1錢5分,當門子5分,琥珀粉5錢,滴乳香1兩。
養血潤膚,生肌固皮。
薄撒患處。
撒布瘡面後,往往很快結痴,切勿清除其痂皮,以防影響上皮生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珠香散, 出處:《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煅研珍珠1錢5分,當門子5分,琥珀粉5錢,滴乳香1兩。 主治:養血潤膚,生肌固皮。主治:一切清潔瘡面,及燒、燙傷,上皮生長遲緩。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