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眼還睛膏
DIAN YAN HAI J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點眼還睛膏中添加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濕的功效。眼部疾患多因熱毒入侵所致,黃連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有效緩解眼部紅腫、疼痛等症狀。
- 涼血止血: 黃連還具有一定的涼血止血功效,可抑制眼部出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眼部外傷、出血等情況,黃連的加入能起到止血消腫的作用,加速傷口修復。
點眼還睛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眼部疾病,其成分中包含鉛丹。鉛丹的主要成分是鉛的化合物,具備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特性。在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有助於處理眼部的炎症和腫脹,並能改善視力。
然而,鉛丹的使用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因為鉛是一種重金屬,長期或過量接觸會導致中毒,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使用含鉛丹的中藥時,應謹慎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許多西藥和其他中藥已經能有效替代鉛丹,因此在現代的醫療實踐中,對其使用需特別謹慎,並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患者的安全。
點眼還睛膏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柏味苦寒,性燥,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眼部疾病如赤眼、翳障、迎風流淚等,多因熱毒上攻所致,而黃柏能清熱解毒,消除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 收斂生肌: 黃柏還具有一定的收斂生肌作用,能促進眼部組織的修復,對於眼部潰瘍、糜爛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總之,黃柏在點眼還睛膏中發揮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眼部炎症,促進眼部組織修復,改善視力。
「點眼還睛膏」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眼部疾患常伴有瘀血阻滯,導致視力模糊、眼痛等症狀。桃仁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眼部炎症。
- 潤燥通便: 桃仁亦能潤腸通便,有助於改善眼部乾燥、澀痛等症狀。眼部乾燥常與體內津液不足有關,而桃仁能滋潤腸道,促進排泄,從而改善體內津液代謝,達到滋潤眼部的目的。
點眼還睛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杏仁性味苦甘,微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眼部疾病常伴有熱毒,杏仁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眼部炎症。
- 潤燥通便: 杏仁富含油脂,能潤燥通便,使大便通暢,減少眼部熱毒鬱積。眼部疾病的治療,除了局部治療外,也需要內服藥物調理,杏仁有助於整體改善體質,促進眼部健康。
此外,杏仁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眼部組織免受自由基的損害。
點眼還睛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眼部紅腫、疼痛、炎症等症狀,冰片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冰片能夠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眼部瘀血、視力下降等問題,冰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部微循環,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冰片在點眼還睛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眼部多種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點眼還睛膏」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點眼還睛膏」主治「翳障」,即目生雲翳、角膜混濁、視物模糊等眼疾。古人認為翳障多因風熱、肝火、痰濕上擾,或氣血瘀滯所致,此方以清熱解毒、散瘀退翳為核心,適用於熱毒蘊結或瘀血阻絡之眼病。
二、組成邏輯及可能功效
黃連、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二者皆苦寒,歸心、肝、胃經,擅清熱解毒。黃連尤善瀉心火,黃柏偏清下焦濕熱,合用能清除目中熱毒,減輕眼部紅腫熱痛。
鉛丹(外用收斂,退翳明目)
- 辛微寒,有毒,傳統外用於瘡瘍、目翳。其收斂之性可助角膜潰瘍修復,配伍清熱藥能抑制局部炎症。
桃仁、杏仁(活血散瘀,潤燥通絡)
- 桃仁活血化瘀,改善眼部氣血瘀滯;杏仁潤燥散結,二者均含脂質成分,可能協助藥物滲透。
- 古人認為「血不利則為水」,眼部翳障或與瘀血相關,此二藥能疏通局部滯血。
龍腦(冰片)(開竅散鬱,清熱止痛)
- 辛涼走竄,能引藥上行至目,迅速緩解眼澀疼痛,兼有抗菌消炎之效。
白沙蜜(潤燥解毒,緩和藥性)
- 甘平質潤,能緩和諸藥峻烈之性,防止乾澀刺激;蜜本身亦有抑菌作用,輔助黃連、黃柏清熱。
三、治療原理推論
本方結合「清熱解毒」與「活血退翳」兩大思路:
- 清熱層面:黃連、黃柏直折火毒,鉛丹收斂消炎,針對熱毒上攻之目赤腫痛。
- 散瘀層面:桃仁、杏仁活血潤燥,改善局部循環;冰片開竅透絡,促進藥物吸收。
- 劑型設計:蜂蜜為基質,延長藥效並保護角膜;埋地「去火毒」可能為減輕鉛丹刺激性。
整體而言,此方適合實熱或瘀熱交阻之翳障,通過外用法直接作用患處,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思維。
傳統服藥法
黃連(去須)1兩,鉛丹(水飛過)1兩,黃柏(去粗皮)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7粒,杏仁(去皮尖雙仁)7粒,龍腦(研)半錢,白沙蜜4兩。
上除龍腦、鉛丹、蜜外,各為末,用井水二盞,及蜜、鉛丹攪勻,浸三日後,入銀石器內,文武火熬及一半,綿濾去滓,入龍腦成膏,瓷盒子內密封,掘地埋一宿,出火毒。
點眼,不拘時候。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還睛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點眼還睛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組成:黃連(去須)1兩,鉛丹(水飛過)1兩,黃柏(去粗皮)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7粒,杏仁(去皮尖雙仁)7粒,龍腦(研)半錢,白沙蜜4兩。 主治:翳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