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漿丸
SUAN J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5%
胃經 15%
脾經 10%
膽經 10%
心經 5%
膀胱經 5%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酸漿丸方劑中包含馬藺子,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消腫: 馬藺子性寒,味苦,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酸漿丸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馬藺子可協助排除體內濕熱,促進尿液排出,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 清熱解毒: 馬藺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濕熱所致的發熱、口渴、尿赤等症。酸漿丸中包含馬藺子,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濕熱所引發的各種不適。
酸漿丸中加入榆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止瀉止痢:榆白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濕、止瀉止痢的功效。酸漿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泄瀉、痢疾等症狀,榆白皮可有效清熱利濕,止瀉止痢,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收斂止血:榆白皮還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對於濕熱下注導致的腸道出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酸漿丸中包含柴胡,主要源於其疏肝解鬱、和解少陽的功效。柴胡善於疏解肝氣鬱結,並能調節少陽經氣,使氣機疏通,肝氣和暢。酸漿丸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脘腹痞悶、食慾不振、煩躁易怒等症狀。
柴胡的加入,可以起到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諸般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酸漿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以治療因濕熱內蘊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濕熱瀉痢、黃疸、濕疹等。酸漿丸的組成中多為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藥材,黃芩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燥濕的功效。
- 瀉火解毒: 黃芩除了清熱燥濕,還可以瀉火解毒,對於熱毒壅盛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都有較好的療效。酸漿丸中包含一些具有毒性或易於上火的藥材,黃芩的加入可以起到瀉火解毒的作用,避免藥物毒副作用的產生。
酸漿丸中包含天花粉,主要有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渴之效,可針對外感發熱、咽喉腫痛、口渴等症狀,與酸漿丸清熱消炎的功效相輔相成。
- 利濕消腫: 天花粉亦具利濕消腫之功效,可改善因濕熱引起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配合酸漿丸清熱利濕,可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酸漿丸」,主治功效為下焦腸胃伏熱,以及婦人胎熱產難。
方劑組成:
- 馬藺子:清熱利尿、瀉下通便、安胎止崩。
- 榆白皮:清熱涼血、止血止瀉、利尿通淋。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酸漿丸的功效:
- 清熱:酸漿丸中的馬藺子、榆白皮、柴胡、黃芩、天花粉均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熱邪,緩解下焦腸胃伏熱引起的腹痛、腹瀉、便祕等症狀。
- 通便:酸漿丸中的馬藺子、榆白皮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能夠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祕。
- 安胎:酸漿丸中的馬藺子、榆白皮具有安胎止崩的作用,能夠穩定胎氣,預防流產、早產。
- 止血:酸漿丸中的榆白皮具有止血止瀉的作用,能夠緩解婦人胎熱產難引起的產後出血。
總結:
酸漿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熱、通便、安胎、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下焦腸胃伏熱和婦人胎熱產難。
傳統服藥法
酸漿實5兩,莧實3兩,馬藺子(炒焦)2兩,大鹽(別研)2兩,榆白皮(銼)2兩,柴胡(去苗)1兩,黃芩(去黑心)1兩,栝樓根(銼)1兩,閭茹1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用木香湯送下,不拘時候。以知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酸漿丸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酸漿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組成:酸漿實5兩,莧實3兩,馬藺子(炒焦)2兩,大鹽(别研)2兩,榆白皮(銼)2兩,柴胡(去苗)1兩,黃芩(去黑心)1兩,栝樓根(銼)1兩,(艹閭)茹1兩。 主治:下焦腸胃伏熱,婦人胎熱産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