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耆老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氣血,促進組織修復: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補益氣血、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之效。對於年老體弱者,其補益氣血的作用可增強體質,而活血化瘀則有助於促進組織修復,改善因年老造成的氣血不足、筋骨痠痛等問題。
- 抗炎止痛,改善老年病症:沒藥具有抗炎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年老而引起的各種疼痛,例如關節炎、風濕病等。同時,其抗菌消炎的特性,也能預防感染,對於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耆老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一切疔瘡、發背、惡瘡」,蓋指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之癰疽腫毒。疔瘡多因火毒結聚,發背屬重症癰瘍,而惡瘡泛指難愈潰爛之瘡瘍。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需清熱散結、活血消腫,故組方以化瘀散結、解毒定痛為核心。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白浮石(半兩)
- 性味歸經:鹹寒,入肺、腎經。
- 傳統功效:清熱化痰、軟堅散結,常用於痰火鬱結之癭瘤、瘰癧。其質輕上浮,能散上焦熱毒,針對瘡瘍初起之紅腫熱痛。
- 在本方作用:清解熱毒、消腫散結,尤善化解瘡毒之壅滯。
沒藥(二錢)
- 性味歸經:苦平,入心、肝、脾經。
- 傳統功效: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外科癰瘍要藥。《本草綱目》載其「散血消腫,定痛生肌」。
- 在本方作用:通利血脈,破瘀止痛,助浮石消散瘡毒,兼收斂瘡口。
配伍邏輯與方義
- 清熱與活血並行:
白浮石清熱解毒,針對瘡瘍之熱毒本質;沒藥活血化瘀,改善局部氣血壅滯。兩者一清一散,標本兼治。 - 醋糊為丸,冷酒送服:
- 醋能軟堅散結,增強藥物消腫之效;
- 冷酒引藥直達病所(酒性行散,冷服防助熱),協同沒藥活血之力。
- 丸劑緩圖:
梧桐子大之丸劑,取其緩消癰腫之意,適合慢性癰瘍或反覆發作者。
推論潛在應用
此方簡潔而力專,推測其適用於:
- 初期癰腫:熱毒未潰時,藉散結活血之力防止化膿。
- 瘀熱互結之慢性瘡瘍:如久不癒合之潰瘍,沒藥生肌、浮石清餘毒。
- 兼痰瘀者:浮石化痰結,沒藥通血瘀,對痰瘀交阻之瘡癤尤宜。
總括而言, 耆老丹 以「清解熱毒、化瘀消腫」為法,體現外科治療「結者散之」的原則,藥簡力專而切中病機。
傳統服藥法
白浮石半兩,沒藥2錢。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六丸,冷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耆老丹,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三。 組成:白浮石半兩,沒藥2錢。 主治:一切疔瘡、發背、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