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33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5%
脾經 15%
大腸經 15%
心經 10%
肝經 10%
胃經 10%
小腸經 5%
膀胱經 5%
膽經 5%
肺經 5%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砒霜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主治

惡瘡

久惡瘡是指長期不愈的瘡瘍。砒霜膏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治療久惡瘡有一定的效果。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砒霜膏,治久惡瘡。
  2. 醫學衷中參西錄》:砒霜膏,治久不收口之惡瘡。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砒霜清熱解毒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附子溫陽散寒可以溫陽散寒,通絡止痛。
苦參清熱解毒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硫磺殺蟲止癢可以殺蟲止癢,消腫止痛。
蜂蠟保護皮膚可以保護皮膚,止血止痛。

傳統服藥法

砒霜1分(細研),附子1分(末),苦參1分(末),硫黃1分(細研),黃蠟1分。
用麻油二兩煎,油熟下蠟,次下藥末,和令勻成膏。
每用先以蒴藋、柳枝煎湯洗瘡,拭乾塗之,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砒霜膏由砒霜、附子、苦參、硫磺、蜂蠟組成。砒霜具有劇毒,但可以用於治療久惡瘡。附子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苦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硫磺具有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蜂蠟具有保護皮膚、止血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砒霜膏有劇毒,使用時一定要遵醫囑。

相同名稱方劑

砒霜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五。 組成:砒霜1分(細研),附子1分(末),苦參1分(末),硫黃1分(細研),黃蠟1分。 主治:久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太陽丸

相似度 57%

附子硫黃散

相似度 57%

火焰散

相似度 57%

脫衣散

相似度 57%

參硫散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