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春丹

復春丹

FU CHU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5.2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肝經 22%
胃經 12%
肺經 11%
脾經 7%
膀胱經 5%
膽經 4%
心經 3%
心包經 3%
大腸經 3%
腎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復春丹中加入杜仲,主要考量其補腎壯腰、強筋骨的功效。杜仲味甘性溫,入腎經,能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對於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腰痛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復春丹作為補腎壯陽方劑,加入杜仲不僅能補腎填精,更能提升陽氣,改善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等腎虛表現,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整體的補益功效。

復春丹方劑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陽痿、早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2. 溫脾止瀉,燥濕止癢:補骨脂亦能溫脾止瀉,燥濕止癢,對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濕疹瘙癢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復春丹中加入補骨脂,旨在補腎壯陽,溫脾止瀉,達到滋補強壯、延緩衰老的功效。

復春丹中加入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通利水道:萆薢性味甘淡,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利水道之功效。復春丹常用於治療腎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而萆薢能促進利尿,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症狀,從而達到滋補腎氣、改善身體機能的效果。
  2. 祛風除濕,通經活絡:萆薢亦具祛風除濕、通經活絡之效。復春丹可能也包含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痠痛等症狀,而萆薢可舒筋活絡,減輕疼痛,達到舒筋活絡、改善疼痛的目的。

復春丹方劑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巴戟天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功效,能改善因腎虛所致的陽痿、早洩、腰膝酸軟等症狀。

2. 改善血虛:巴戟天同時也具養血補氣之效,能改善血虛所引起的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

因此,復春丹中加入巴戟天,不僅能補腎壯陽,也能改善血虛,達到整體的滋補效果。

復春丹中包含沉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補益氣血: 沉香性溫,味辛,入腎、脾、胃經。其芳香之氣可溫腎助陽,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同時,沉香也能補益氣血,改善面色蒼白、乏力等氣血不足表現,有助於增強體質。
  2. 行氣止痛,調和氣血: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其行氣作用還能促進氣血運行,調和氣血,改善因氣血不暢導致的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等問題。

因此,復春丹中加入沉香,可達到溫腎助陽、補益氣血、行氣止痛、調和氣血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氣虛、氣滯血瘀等導致的面色蒼白、精神萎靡、腰膝痠軟等症狀,起到延緩衰老、恢復青春的功效。

復春丹中加入胡桃仁,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1. 補腎益精: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有補腎益精、強健筋骨之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潤腸通便:胡桃仁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因腎虛導致的便祕,胡桃仁能有效改善排便不暢的症狀,促進腸道蠕動。

因此,復春丹中加入胡桃仁,可謂取其補腎益精、潤腸通便之效,使方劑更能全面地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復春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復春丹主治「腰腿疼痛」。中醫理論中,腰腿疼痛多與腎虛、風寒濕邪侵襲或經絡氣血瘀滯相關。本方以補腎壯陽、強筋骨為主,輔以行氣祛濕,適用於腎陽不足、寒濕痹阻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無力等症。

  2.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 杜仲(酥炒斷絲):甘溫,歸肝腎經,能補肝腎、強筋骨,炒製後加強走竄之力,專治腰膝酸痛。
    • 破故紙(酒浸,脂麻炒):即補骨脂,辛苦大溫,補腎助陽,酒浸增強溫通之效,脂麻炒可緩其燥性,協調脾腎。
    • 萆薢(酥炙黃):苦平,利濕去濁、祛風除痹,酥炙後減其寒性,兼能強筋,針對濕濁流注腰膝之痛。
    • 巴戟天(去心):甘溫,補腎陽、強筋骨,去心減其燥性,專攻下焦虛冷。
    • 沉香:辛溫,行氣止痛、溫腎納氣,助藥力直達下焦,兼調氣機滯澀。
    • 胡桃仁:甘溫,補腎潤腸,富含油脂能濡養經絡,與補骨脂配伍(即「青娥丸」核心)增強補腎強腰之效。
  3. 配伍思路
    全方以「補腎陽、強筋骨」為核心,結合「行氣祛濕」之法:

    • 補瀉兼施:杜仲、補骨脂、巴戟天溫補下元,萆薢利濕瀉濁,一補一瀉,調和虛實。
    • 標本同治:補腎治本,沉香行氣、萆薢祛濕以治標,針對腰痛之「本虛標實」特性。
    • 藥引協同:服藥時嚼服胡桃、溫酒送服,酒行藥勢,胡桃潤養,共助藥力溫通腰膝。
  4. 現代應用推測
    從組成推論,此方可能適用於現代醫學中的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退行性病變、風濕性關節炎等屬腎陽虛兼濕阻者。然須辨證為「腎陽虛衰,寒濕內停」,症見腰冷痛、畏寒、舌淡苔白膩等,方爲對證。

總結:復春丹透過溫補腎陽、滲濕行氣,從根本上改善腰腿氣血循環與筋骨失養,體現中醫「腎主骨」「治痿獨取陽明」之理論。

傳統服藥法


杜仲(酥炒斷絲)1兩,破故紙(酒浸1宿,用脂麻炒黃色)1兩,萆薢(酥炙黃)1兩,巴戟(去心)1兩,沈香5錢,胡桃五7個(去皮)。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服。每服藥時,先嚼胡桃1枚,同藥溫酒送下,乾物壓之。
忌食油膩之物,豬、羊血,綠豆粉,芫荽,漿水冷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滋補性中藥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復春丹,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組成:杜仲(酥炒斷絲)1兩,破故紙(酒浸1宿,用脂麻炒黃色)1兩,萆薢(酥炙黃)1兩,巴戟(去心)1兩,沉香5錢,胡桃5-7個(去皮)。 主治:腰腿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