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養榮鹿韭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方中鹿韭補腎壯陽,但容易耗血傷陰,而當歸補血養血,能平衡鹿韭的燥熱之性,避免傷陰,使藥性更平和。
2. 促進藥效: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鹿韭等藥物成分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提升藥效。同時,當歸還能調和藥性,使藥性更溫和,減少副作用。
養榮鹿韭丸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其補肝腎、強筋骨、止血的功效。
續斷味甘苦,性溫,入肝、腎經。其補肝腎的功效可滋養肝腎精血,強筋骨則能改善因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此外,續斷還有止血作用,可治療因肝腎不足導致的出血症狀。
因此,在養榮鹿韭丸中加入續斷,可有效**補益肝腎,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同時也能止血,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養榮鹿韭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女性病症
- 血候不調:主治女子月經失調,如經期不規律、經量異常。
- 血瀝腰痛:因血虛或瘀血導致的腰痠疼痛,伴隨經血淋漓不盡。
- 血瘕(加沒藥):專治婦人胞宮瘀積成塊,屬氣血瘀滯之證。
男性病症
- 傷折(加沒藥):治療跌打損傷、筋骨斷折,強調續筋接骨之效。
- 瘡癰留滯:適用於癰疽潰後久不癒合,或瘀血留結。
- 失血:改善因外傷或內傷導致的血虛證候。
共通調養作用
- 補益勞傷氣血不足,促進筋骨肌肉生長,調節寒熱失衡,疏通腠理毛孔。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藥物組成與性味歸經
鹿韭(牡丹皮)
- 性味:辛、苦,微寒;歸心、肝、腎經。
-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主血瘀發熱或陰虛血熱。
- 方解:此方取其化瘀通絡之力,兼清血分伏熱,以治血瘡癰滯、寒熱不均。
當歸
- 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為血證要藥。
- 方解:主補血虛,兼行瘀滯,針對女子血候不調、男子失血後調養。
續斷
- 性味:苦、辛,微溫;歸肝、腎經。
- 功效:補肝腎、續筋骨、通血脈,為傷科續折要藥。
- 方解:強化筋骨修復,治傷折及長期勞傷,助肌肉生長。
沒藥(加味)
- 性味:苦、辛,平;歸心、肝、脾經。
- 功效:散瘀止痛、生肌消腫,專攻血瘀重證。
- 方解:增強原方活血定痛之效,針對血瘕、瘡癰留滯。
(2)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核心配伍:
- 牡丹皮+當歸:一清一補,牡丹皮化瘀清熱,當歸補血潤燥,共調血分虛實。
- 續斷+沒藥:續斷補益肝腎以固本,沒藥攻瘀生新以治標,適用外傷內瘀。
藥勢導向:
全方以「通補兼施」為特點,既補血虛(當歸、續斷),又化瘀滯(牡丹皮、沒藥),符合「養榮」之名。酒送服更助藥力走竄,強化活血行氣之效。適應證機理:
女性血候不調多因氣血失和,方中牡丹皮疏解血熱瘀結,當歸調補衝任;男性傷折瘡癰,續斷接續筋骨,沒藥消腫生肌,共奏「續損—補虛—通瘀」之功。
(3)製劑與服法意義
- 酒煮米粥膏為丸:
米粥膏顧護脾胃,緩和藥性;酒煮強化溫通之性,適合瘀血寒凝者。 - 酒送服:
藉酒行藥勢,直達病所,尤適於閉阻性病症(如血瘕、瘡滯)。 - 丸劑設計:
緩圖長效,契合「調養血脈」之需,適用慢性虛損或久病瘀血。
三、推理延伸功效
此方在傳統基礎上,可推廣用於:
- 慢性骨科疾病:如骨質疏鬆伴瘀血疼痛。
- 婦科術後調理:子宮相關手術後促進修復,減少沾黏。
- 皮膚潰瘍難癒:沒藥配合當歸,生肌斂瘡。
原理總結:以「活血不傷正,補虛不滯瘀」為特色,標本兼顧,體現中醫「異病同治」思維。
傳統服藥法
鹿韭(牡丹)、當歸、續斷各等分。
婦人血瘕,男子傷折,煎加沒藥4分之2(別研)和服。
調養血脈,補勞傷不足,續筋骨,生肌肉,除寒熱,通關腠。
上為末,酒煮米粥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5-40丸,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養榮鹿韭丸, 出處:《元和紀用經》。 組成:鹿韭(牡丹)、當歸、續斷各等分。 主治:調養血脈,補勞傷不足,續筋骨,生肌肉,除寒熱,通關腠。主治:女人血候不調,血瀝腰痛;男子瘡癰留滯,失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