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再生丸
TAI BAI ZAI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永樂大典》卷九八一引《仁存方》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極熱 (5.17)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脾經 27%
肝經 18%
肺經 9%
大腸經 9%
心經 9%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太白再生丸中加入陽起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陽起石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瘡瘍腫毒、吐血衄血、燙傷燒傷等,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目的。
- 化瘀止痛: 陽起石還有化瘀止痛之效。對於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起到化瘀止痛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因此,太白再生丸中加入陽起石,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瘀止痛,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太白再生丸中含有硫磺,主要有以下原因:
- 殺蟲止癢: 硫磺具有殺菌止癢的功效,可治療因濕熱或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而太白再生丸主治濕熱蘊結,皮膚瘙癢,故加入硫磺以達到清熱殺蟲的功效。
- 活血化瘀: 硫磺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一些因血瘀導致的皮膚病,如皮膚潰瘍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太白再生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考量其以下特性:
-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痙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肢體麻木、抽搐、半身不遂等症狀,天南星可以起到舒筋活絡、通經活絡的作用,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
- 消痰開竅: 天南星還有消痰開竅的作用,可以治療痰濁阻滯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言語不清等症狀。太白再生丸可能用於治療一些涉及腦部或神經系統疾病,天南星的消痰開竅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療效。
太白再生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之效。太白再生丸多用於陽氣虛衰、寒凝血瘀所致的疾病,附子可溫煦陽氣,驅散寒邪,改善陽虛症狀。
- 溫經通絡,活血化瘀:附子不僅溫陽散寒,更能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寒凝血瘀。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附子可起到溫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病竈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太白再生丸」主治「小兒慢脾驚風」,其特徵為:
- 似搐不搐:指四肢輕微抽動或僵硬,但無劇烈痙攣,反映脾胃虛衰、筋脈失養。
- 口中氣溫:脾胃氣弱,陽氣浮越於上,非實熱之象。
- 合睡露睛:睡覺時眼瞼無法閉合,屬「脾虛風動」之兆,因脾主肌肉,虛則眼睑失控。
- 啼哭如鴉聲:哭聲低弱沙啞,提示肺脾氣虛,津液不布,聲門失潤。
此症本質為「慢脾風」,屬小兒危重證,因久病或誤治致脾陽衰微、虛風內動,須溫補脾腎、回陽熄風。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一)藥物配伍邏輯
陽起石(煨,酒淬)
- 性溫味鹹,入腎經,能溫腎壯陽、散寒通絡。
- 煨製後減其燥烈,酒淬增強溫通之力,針對脾腎陽虛之本。
生硫黃
- 大熱純陽之品,直歸命門,補火助陽,兼能疏利大腸(助運化)。
- 與陽起石協同,峻補下焦元陽,以暖中焦脾土。
南星(天南星)
- 辛溫燥烈,善祛風化痰,此處用於「風痰上擾」之標症。
- 炮製後毒性減,取其「祛風定驚」之效,非攻痰為主。
大附子(炮,去皮臍)
- 通行十二經,回陽救逆,溫脾腎、散寒濕。
- 炮製減毒存效,專攻溫里固脫,助硫黃、陽起石回陽。
(二)方劑結構與作用機制
溫補脾腎以治本
- 陽起石、硫黃、附子三藥形成「回陽鐵三角」,直達下焦,振奮脾腎陽氣,破除陰寒凝滯,從根本解決陽虛風動。
祛風定驚以治標
- 南星針對「虛風夾痰」之標象,防止痰濁蒙竅引動肝風,屬標本兼顧之策。
丸劑設計與服用
- 蒸餅為丸(綠豆大),取其緩釋藥力,避免溫燥傷陰。
- 陳米飲送服,藉穀氣護胃,輔助健脾。
(三)整體治療思維
此方體現「峻補元陽為主,兼顧風痰為標」的立方思想,全方偏辛熱,專攻陰寒內盛、陽微欲脫之慢脾風,通過補火生土、溫煦筋脈,達到「陽回風熄」之效。
結語
「太白再生丸」以金石藥與附子類為核心,屬溫陽峻劑,其配伍邏輯緊扣「脾腎陽衰」病機,展現古代醫家對急危重症「溫陽固脫」的獨到見解,亦反映小兒用藥「精專力宏」的特點。
傳統服藥法
陽起石(煨,酒淬)、生硫黃、南星、大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上為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丸至7丸,陳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硫磺,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太白再生丸, 出處:《永樂大典》卷九八一引《仁存方》。 組成:陽起石(煨,酒淬)、生硫黃、南星、大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主治:小兒慢脾驚風。似搐不搐,口中氣溫,合睡露睛,啼哭如鴉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