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撼積丹方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 消積化滯: 檳榔性溫,味辛,入胃經,具有消食導滯、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等症狀,檳榔能有效促進消化,排除積滯,緩解不適。
- 行氣止痛: 檳榔能行氣止痛,對於胃脘疼痛、脅肋脹滿等症狀,檳榔能通過行氣解鬱,緩解疼痛。
因此,撼積丹方中加入檳榔,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撼積丹方劑中包含枳實,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消積化滯:枳實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痰滯的作用。其苦味能燥濕降氣,寒性能清熱解毒,有助於化解積滯於脾胃之物,促進消化吸收。
- 行氣止痛:枳實氣味辛散,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部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枳實作為撼積丹方劑的組成部分,能有效改善積滯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疼痛等症狀,達到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
撼積丹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瀉下通便,消積導滯: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之效。對於積滯停滯於腸胃,導致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大黃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改善便祕。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對於積滯引起的瘀血阻滯,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大黃在撼積丹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瀉下通便、消積導滯、活血化瘀等功效,有助於消除積滯,緩解相關症狀。
撼積丹方劑中包含豬牙皁,主要原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消積化滯: 豬牙皁性寒,味苦,入脾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積食、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清熱解毒: 豬牙皁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緩解由濕熱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狀。
因此,撼積丹方劑中加入豬牙皁,可以有效地治療積食、消化不良等症狀,並起到清熱解毒的輔助作用,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撼積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古籍,主治「胃實痛,脹滿拒按」,屬中醫「實滯」之證。其病機為飲食積滯或燥屎內結,導致胃腸氣機壅塞,腑氣不通,故見脹滿疼痛、按之加劇;甚或便秘、嗳腐吞酸。方名「撼積」,取其攻逐積滯、動搖頑結之力,猶如震盪以破痼疾。
組成配伍與治療原理
檳榔(3錢)
- 性味苦辛溫,入胃、大腸經,擅「降氣破滯」,能行腸胃之氣而消脹滿,兼驅蟲消積。
- 作用核心:破氣導滯,開通下行之路。
枳實(3錢)
- 苦辛微寒,破氣除痞,「推蕩濁垢」,尤善通降胃腸氣機,消除脹滿。
- 與檳榔協同,強化行氣破結之效。
醜牛(即黑丑,3錢)
- 苦寒有毒,為瀉水逐飲峻藥,「通利二便」,能「走氣分」消脹滿、「走血分」攻積聚。
- 攻逐之力迅猛,助瀉下實滯。
大黃(3錢)
- 大苦大寒,瀉熱通腸,「斬關奪門」,既瀉陽明腑實,又活血化瘀。
- 與醜牛共為瀉下主力,蕩滌腸胃積滯。
牙皂(2片)
- 辛咸溫,有小毒,具「通竅瀉痰」之能,可消腫散結,助諸藥穿透頑積。
- 其辛竄之性,能引藥直達病所,開通閉塞。
配伍邏輯與方義
- 峻下通腑:以大黃、醜牛為君,瀉熱通便,攻逐有形積滯;輔以檳榔、枳實為臣,行氣破結,解決「氣滯—實積」互結之病理循環。
- 辛開苦降:牙皂辛散開閉,佐助諸藥穿透力;酒送服增強藥勢,宣行血脈以助藥力速達。
- 攻積為先:全方偏重「瀉實」,針對實熱積滯內結、氣機壅塞之急證,非虛人久病所宜。
潛在延伸功效
此方除主治胃實脹痛外,或可推論用於:
- 食積化熱之便秘、腹痛;
- 痰濕瘀滯導致之胸膈痞悶(牙皂化痰開閉之功);
- 蟲積內阻兼氣滯者(檳榔驅蟲,醜牛殺蟲)。
總結
撼積丹以「通瀉」為立法,集中醫「通因通用」之治法,通過破氣、瀉下、散結三力並舉,迅猛開通腑氣,適合體實邪盛之證,體現「急下存陰」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檳榔3錢,枳實3錢,醜牛3錢,大黃3錢,牙皂2片。
上為末。
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陰虛血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撼積丹,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檳榔3錢,枳實3錢,醜牛3錢,大黃3錢,牙皂2片。 主治:胃實痛,脹滿拒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