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痛煎

急痛煎

JI TO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二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5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肝經 17%
胃經 17%
肺經 11%
大腸經 5%
腎經 5%
心經 5%
三焦經 5%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急痛煎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化痰、止痛的功效。對於急痛煎所治療的急腹痛、胸痛、脅痛等症,陳皮可通過行氣解鬱,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調和脾胃: 陳皮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對於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疼痛,也能起到緩解作用。同時,陳皮也能協調其他藥材的作用,使藥性更趨平和。

急痛煎中包含香附,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香附性味辛、苦、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的疼痛,如脅肋疼痛、腹痛、乳房脹痛等,香附能起到舒緩和緩解作用。
  2. 調和氣血,促進瘀血消散:香附還具有調和氣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急痛煎中,香附能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氣滯血瘀,幫助止痛消腫。

急痛煎中包含吳茱萸,主要是因為吳茱萸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溫中散寒止痛: 吳茱萸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對於寒邪客於中焦,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2. 疏肝理氣止痛: 吳茱萸亦可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急痛煎中加入吳茱萸,旨在溫中散寒,疏肝理氣,達到止痛的效果。

急痛煎中加入高良薑,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止痛消脹: 高良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客於中焦,導致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高良薑能起到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調和藥性: 急痛煎中可能含有寒涼之藥,如石膏、知母等,高良薑的溫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藥過於寒涼,造成脾胃受損。

總之,高良薑在急痛煎中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消脹和調和藥性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寒邪客於中焦所致的急痛症狀。

急痛煎中包含石菖蒲,主要原因有二:

  1. 開竅醒神,止痛安神: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止痛的功效。對於急痛煎所治的急痛、神志不清、痰濁壅塞等症,石菖蒲能開通心竅,醒神止痛,化解痰濁,有助於緩解症狀。
  2. 化濕利水,通絡止痛: 石菖蒲亦能化濕利水,通絡止痛。對於伴有水濕停滯、經絡阻滯的急痛患者,石菖蒲能利水消腫,通絡止痛,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急痛煎》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真急心疼」,即突發性劇烈心腹疼痛,多因寒邪凝滯、氣機壅塞所致。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屬寒凝血瘀或肝氣犯胃,疼痛如絞、來勢急迫,故以溫通散寒、行氣開鬱為治則。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性味與歸經

    • 陳皮:辛、苦、溫,歸脾、肺經。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擅解氣滯脹滿。
    • 香附:辛、微苦、平,歸肝、三焦經。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為「氣病之總司」。
    • 吳茱萸(吳萸):辛、苦、熱,歸肝、脾、胃經。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直入厥陰經以破陰寒。
    • 高良薑(良薑):辛、熱,歸脾、胃經。溫中止嘔,散寒止痛,專治胃冷脘痛。
    • 石菖蒲:辛、苦、溫,歸心、胃經。開竅豁痰,化濕和胃,通心脈而醒神。
  2. 組方邏輯與協同作用

    • 溫通為主軸:吳萸、良薑為君藥,辛熱散寒,直祛中焦、厥陰之寒凝;陳皮、香附為臣藥,行氣解鬱,疏通肝脾氣滯;石菖蒲為佐藥,芳香開竅,助氣血運行。
    • 氣血並調:香附疏肝,陳皮和胃,二者調暢氣機以解「不通則痛」;吳萸、良薑溫散寒邪以治「寒主收引」。石菖蒲兼顧痰濕瘀阻,防閉阻心脈。
    • 服法巧思:藥煎成後滴入香油(如麻油),取其潤滑之性,助藥力快速布散,亦能緩和辛燥傷津之弊。

三、治療原理
此方針對「寒凝氣滯」之急痛,通過以下機轉緩解症狀:

  1. 散寒溫經:吳萸、良薑溫散中下焦陰寒,解除經脈攣急。
  2. 行氣解鬱:香附、陳皮疏導肝脾氣滯,恢復氣機升降。
  3. 開竅通絡:石菖蒲宣通壅塞,配合香油引藥直達病所。

四、適用範疇推論
雖古籍載治「真心疼」,然考其藥性組合,更符合現代「急性胃痙攣」、「心因性胸痛」或「寒疝腹痛」等症狀,凡因寒、氣、痰交阻所致之急症絞痛,均可酌情化裁施用。

傳統服藥法


陳皮、香附、吳萸、良薑、石菖蒲各等分。
水1碗,煎7分,碗內先滴香油3-5點,將藥淋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真急心疼,若心痛不急,或兼有其他證候者,應辨證論治。

相同名稱方劑


急痛煎,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陳皮、香附、吳萸、良薑、石菖蒲各等分。 主治:真急心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