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聖君子散

QI SHENG JUN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2%
肺經 22%
膀胱經 16%
脾經 11%
大腸經 11%
腎經 5%
心經 5%
肝經 5%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七聖君子散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肌退熱:葛根具有疏散風熱、解肌退熱之功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咽痛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七聖君子散本身以健脾胃、和中氣為主,加入葛根,則能更全面地兼顧表裡,使藥效更加完善。
  2. 升陽舉陷,止瀉止痢:葛根具有升陽舉陷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陷下垂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七聖君子散中的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也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與葛根相輔相成,共同增強其止瀉止痢的效果。

七聖君子散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肺止咳: 桑白皮性寒,味甘,歸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功效。七聖君子散主治肺熱咳嗽,而桑白皮可清熱潤肺,散寒止咳,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更有效地緩解咳嗽症狀。
  2. 利水消腫: 桑白皮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可改善因肺熱引起的痰液積聚,利水消腫,促進排泄,使患者體內濕熱得以排出。此功效在七聖君子散中可輔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治療咳嗽及其他伴隨症狀。

七聖君子散中包含葶藶子,其原因如下:

  1. 利水消腫: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現象。七聖君子散主治脾胃濕熱,而濕邪易阻礙氣機,導致水腫,葶藶子有助於消除濕邪,利水消腫,配合其他藥物,達到通暢氣機,健脾化濕的效果。
  2. 潤肺止咳:葶藶子亦具有潤肺止咳之功效,能化痰止咳,對於因濕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七聖君子散中加入葶藶子,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化濕、潤肺止咳之目的,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七聖君子散中包含檳榔,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消食化積:檳榔性溫,味辛,入胃經,能消食導滯,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腹脹腹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降逆止嘔:檳榔具有降氣止嘔的作用,能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七聖君子散中加入檳榔,可有效增強其消食化積、降逆止嘔的效果,對於食積、胃氣上逆等病症的治療效果更佳。

七聖君子散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原因為其瀉下逐水之效。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之功效。

七聖君子散主治脾胃濕熱、食積停滯等症,牽牛子可利水消腫,促進體內濕氣排出,並清熱解毒,緩解脾胃濕熱所致的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此外,牽牛子也可潤腸通便,有助於排除積滯,改善消化不良。

主治功效


七聖君子散

組成

  • 葛根
  • 桑白皮
  • 葶藶子
  • 檳榔
  • 牽牛子

功效

  • 清熱利水
  • 消腫散結

主治

  • 一切水食鼓病。

七聖君子散是一味中藥方劑,主治一切水食鼓病。水食鼓病是指因飲食不當,導致水濕停留在體內,引起腹脹、腹痛等症狀。七聖君子散中的葛根、桑白皮、葶藶子、檳榔、牽牛子均具有清熱利水、消腫散結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水食鼓病的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白樟柳根、葛根、桑白皮 、遂、葶藶子、檳榔、牽牛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3錢,病重服7錢,煎綠豆湯調下。如服藥取下蟲,或如腦長蟲相似。
忌生硬、油膩、葷腥、鹽、醬、面、魚、肉一切發病之物,房室一百日;宜服白粥米食補之。
要辨患人:面生黑色者,肝死;兩肩凸者,肺死;臍中突出者,脾死;兩手無紋者,心死;下注腳腫者,腎死。此五證內顯一證者,不治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利水、消腫散結的功效,適合用於水食鼓病、腹脹、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腹瀉、胃腸不適等症狀。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七聖君子散, 出處:《袖珍》卷三引《煙霞聖效方》。 組成:白樟柳根、葛根、桑白皮、遂、葶藶子、檳榔、牽牛各等分。 主治:一切水食鼓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