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腎經 20%
肺經 6%
大腸經 6%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蒜肚丸
整體功效
行氣消脹,化痰止痛。
主治
單腹脹,腸覃。
單腹脹,即單側腹部脹痛;腸覃,即腸道積聚痰濁。本方由豬肚、大蒜、砂仁組成,豬肚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大蒜具有行氣消脹、化痰止痛的功效;砂仁具有行氣止痛、化痰消脹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共奏行氣消脹、化痰止痛之功。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六:「蒜肚丸,治單腹脹,腸覃。豬肚一具,洗淨,切碎,用大蒜三兩,砂仁一兩,同入肚內,以線縫合,入瓦罐,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三次服。」
中藥功效分類
- 行氣:豬肚、大蒜、砂仁
- 消脹:豬肚、大蒜、砂仁
- 化痰:大蒜、砂仁
- 止痛:大蒜、砂仁
傳統服藥法
豬肚1個,大蒜頭10個,砂仁1兩。
上二藥入肚中,以線縫好,煮至肚爛為度,服之。泄氣即愈。
相關疾病
肺結核慢性肝硬化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內有腫塊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蒜肚丸, 出處:《風勞臌膈》。 組成:豬肚1個,大蒜頭10個,砂仁1兩。 主治:單腹脹,腸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