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臍艾
FENG QI A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瑞竹堂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熱 (2.71)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41%
腎經 24%
胃經 17%
肝經 17%
脾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6
方劑組成解釋
封臍艾方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燥濕殺蟲: 蛇牀子性溫燥,具有燥濕殺蟲之效,可有效治療因濕熱引起的臍部病症,如臍炎、臍周濕疹等。封臍艾本身以艾葉溫灸,也具有溫燥散寒之效,二者配合,可加強燥濕殺蟲之力。
- 止癢止痛: 蛇牀子還具止癢止痛之效,可緩解因濕熱引起的臍部瘙癢、疼痛等症狀。封臍艾溫灸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配合蛇牀子的止癢止痛作用,可有效改善臍部不適。
因此,蛇牀子的加入,不僅能增強封臍艾方燥濕殺蟲之效,更能緩解患者的疼痛和瘙癢,達到治療目的。
「封臍艾」方劑中使用「木鱉子」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項特性:
一、溫陽散寒:木鱉子性溫,味甘,入脾、腎經,有溫陽散寒之效。封臍艾通常用於寒凝氣滯、腹痛、腹瀉等症,木鱉子可以溫暖脾腎,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二、活血化瘀:木鱉子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不足,有助於緩解因寒凝氣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封臍艾
封臍艾,又名封臍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由蛇牀子、木鱉子組成。
蛇牀子
- 性微寒,歸肝、腎經
- 功效: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等
- 主治:血熱妄行、陰虛火旺引起的皮膚瘙癢;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陰癢、疥癬、蟲咬皮炎等
木鱉子
- 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
- 功效:清熱解毒、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利水消腫等
- 主治:各種熱症、痢疾、痔漏、瘡瘍、腫毒等症
主治功效
- 腰膝痛:腰部和膝蓋疼痛。
- 臍腹冷痛:肚臍周圍和腹部疼痛,並伴有寒冷的感覺。
- 老人、弱人、婦人小兒泄瀉:老年人、體弱者、婦女和小兒出現腹瀉的症狀。
總結
封臍艾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蛇牀子、木鱉子。該方劑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消炎的功效,主治腰膝痛、臍腹冷痛、老人、弱人、婦人小兒泄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海艾1兩, 蛇床子1兩, 木鱉子2對(生用)。
上為細末,和勻。
作1紙圈,於內可以容熨斗,將藥用綿包裹定,安在紙圈內,放在臍上,用熨斗熨之,每日熨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封臍艾,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瑞竹堂方》。 組成:海艾1兩,蛇床子1兩,木鱉子2對(生用)。 主治:腰膝痛,臍腹冷痛,老人、弱人、婦人小兒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