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千轉丹中加入木鱉子,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消積導滯: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導滯氣、利水消腫之效。千轉丹方中,木鱉子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消解積滯,緩解因飲食積滯而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 活血化瘀:木鱉子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情況。千轉丹方中,木鱉子可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主治功效
千轉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反胃吐食。
治療原理:
千轉丹主要由牛涎、蜂蜜、木鱉子組成,不同醫書記載的方劑組成略有差異,但主要成分和功效大致相同。
各成分功效分析:
牛涎:
- 《集成》記載:「用糯米末,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提示牛涎可與糯米結合,可能有助於保護胃黏膜,緩解反胃症狀。
- 《得效》香牛飲:「用牛涎一盞,入麝香少許,銀盞頓熱。先以帛緊束胃脘,令氣喘,解開,乘熱飲之。仍以丁香汁入粥與食。」描述了一種特殊的服用方法,結合麝香和丁香等溫熱藥物,推測牛涎本身具有溫中和胃的作用,熱服更能促進其藥效發揮。
蜂蜜:
- 各個醫書都明確指出使用「好蜜」,表示蜂蜜品質對藥效有重要影響。
- 蜂蜜具有滋養補益的作用,能夠補中益氣、潤燥止痛,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反胃吐食有一定療效。
木鱉子:
- 各個醫書都明確指出木鱉子「去皮油,研」或「去殼油研」,表明使用木鱉子仁。
- 木鱉子具有消腫散結、祛毒的功效,對於因痰濕阻滯、氣機不暢導致的反胃吐食,可能有一定的疏通作用。
綜合分析:
從以上三味藥物的功效來看,千轉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溫中和胃:**牛涎與蜂蜜均有溫中和胃的作用,能夠溫暖脾胃,緩解脾胃虛寒導致的反胃吐食。
- **滋養補益:**蜂蜜具有滋養補益的作用,能夠補充脾胃所需的營養,改善脾胃功能。
- **消痰散結:**木鱉子能夠消腫散結、祛毒,可能有助於消除阻滯在胃脘部的痰濕,疏通氣機,從而改善反胃吐食的症狀。
- **特殊製作方法:**各個醫書都強調使用銀器或砂鍋,以及用槐條攪拌,並用慢火熬製成膏狀。這種特殊的製作方法可能促進藥物成分的融合和轉化,增強藥效。
總之,千轉丹通過溫中和胃、滋養補益、消痰散結等作用,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療反胃吐食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牛涎半斤,好蜜半斤,木鱉子30個(去皮油)。
上合放於銀器內,慢火熬,用槐條7枝攪之,煨乾為度。每和白粥兩匙,日進3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嘔吐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千轉丹,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組成:牛涎半斤,好蜜半斤,木鱉子30個(去皮油)。 主治:反胃吐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