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痕散

滅痕散

MIE H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9.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肝經 50%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滅痕散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消炎生肌:密陀僧性寒,味甘,具有收斂止血、消炎生肌的功效,能有效治療外傷出血、皮膚潰瘍、燒傷燙傷等症狀,加速傷口癒合,防止留下疤痕。
  2. 抑制細菌感染:密陀僧中含有的氧化鋅具有抑菌作用,可抑制傷口感染,避免傷口惡化,有利於傷口癒合。

因此,滅痕散中加入密陀僧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減少疤痕形成。

滅痕散中加入人乳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生肌: 人乳汁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燒傷、燙傷等造成皮膚損傷的病症,人乳汁能有效緩解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疤痕形成。
  2. 滋潤肌膚,促進修復: 人乳汁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能夠滋潤肌膚,促進細胞再生,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的生成。

因此,滅痕散中加入人乳汁,可有效提高其清熱解毒、消腫生肌、滋潤肌膚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滅痕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劑載於古代醫籍,主治痘瘡癒後遺留之瘢痕,其特徵為「肉凸凹紫黑」,即皮膚表面不平整,且色素沉澱呈紫黑色。痘瘡(如天花或嚴重水痘)癒合後,常因氣血瘀滯或熱毒未清,導致局部組織增生或色素異常。滅痕散外用以「調塗瘡上」,旨在使瘢痕「平白」,即消褪凸起、淡化黑色,恢復皮膚平整與色澤。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密陀僧(一氧化鉛)

    • 傳統用途:性味辛鹹、平,具收斂、燥濕、殺蟲、解毒之效,歷代外用於瘡瘍、濕疹、潰瘍及色素沉著。
    • 作用推測:其微細粉末可物理性填充皮膚凹痕,而化學性質可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類似現代鉛化合物之美白作用),減少黑色素生成,遂令「黑色自退」。
  2. 乳汁(人乳)

    • 傳統用途:甘潤平和,被視為滋養潤膚之品,常用於外敷緩解皮膚燥裂或瘡癤。
    • 作用推測:含乳酸、免疫球蛋白等成分,可輕微剝脫角質、促進代謝,搭配密陀僧形成膏狀基質,助藥粉黏附並緩和鉛劑刺激性。

配伍思維
古人以「密陀僧」直接作用于表皮,溶解色素並收斂凹凸;而「乳汁」為媒介,兼具緩衝與協同之效。二者一收一潤,形成「以毒攻毒」(以鉛制黑)與「潤燥相濟」的配伍模式,符合中醫「外治調其局部氣血」的邏輯。

備註
此方反映古代對痘瘡後遺症的直觀處理,然現代使用需科學驗證其安全性與機轉(如鉛劑毒性),此處僅就古籍記載推論其設計原意。

傳統服藥法


密陀僧、乳汁。
上為細末。
以乳汁調塗瘡上。其瘢平白,黑色自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痤瘡乳腺炎乳房腺體瘤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滅痕散,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密陀僧、乳汁。 主治:痘瘡瘢痕,肉凸凹紫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