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七鮮育陰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生津: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的功效。七鮮育陰湯旨在滋養陰液,緩解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渴、盜汗、心煩、失眠等,而生地黃正是滋陰生津的最佳藥物。
- 清熱涼血: 生地黃還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以緩解熱證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便祕等症狀。七鮮育陰湯中其他藥物也多具清熱涼血作用,生地黃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涼血之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七鮮育陰湯中包含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生津: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益胃生津、清熱解毒之效。七鮮育陰湯主治陰虛津傷,症見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石斛的滋陰生津作用可緩解陰虛所致的津液不足,達到潤燥生津的效果。
- 養胃健脾: 石斛還具有養胃健脾的作用,可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七鮮育陰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乏力等症,石斛的養胃健脾作用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提高患者的整體體質。
七鮮育陰湯中加入白茅根,主要基於其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
白茅根性寒味甘,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之效。七鮮育陰湯主要針對陰虛火旺、熱病傷津等症,而白茅根可清解體內熱毒,促進體液代謝,利尿消腫,同時亦可涼血止血,緩解熱病所致的出血症狀。因此,白茅根在七鮮育陰湯中起到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疾病症狀,促進病患康復。
七鮮育陰湯中加入枇杷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肺化痰: 枇杷葉性涼味甘,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 潤燥止渴: 枇杷葉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起到清熱滋陰、生津止渴的作用。
因此,枇杷葉在七鮮育陰湯中起到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生津止渴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肺熱燥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七鮮育陰湯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出自古代溫病學派,針對「伏暑傷寒」邪熱潛伏人體,後熱邪轉出陽分而解,然餘熱耗傷陰液,導致「陰液重虧」之證。其病機關鍵在於:
- 熱邪久伏傷陰:伏暑或傷寒化熱,邪熱內鬱,暗耗津液,雖熱從陽分外透而解,然陰分已虛。
- 陰虧虛熱未清:殘留虛熱可能擾動上焦,見口乾咽燥、舌紅少津等症,需清養兼施。
此方立意於「育陰」而非單純清熱,著眼於修復被熱邪損傷的陰液,尤其適合暑熱或溫病後期陰傷未復之體。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七鮮」為特色,取鮮品藥汁甘寒多液、生津潤燥之性,直助陰液速生,其配伍邏輯如下:
1. 鮮生地(5錢)
- 核心作用:涼血養陰,清解殘留伏熱。
- 配伍意義:為方中君藥,針對陰虧之本,滋腎水而清血分餘熱。
2. 鮮石斛(4錢)
- 核心作用:養胃陰、清虛火,助津液上承。
- 配伍意義:與生地協同,強化滋陰生津,特別針對熱傷胃陰之口乾舌燥。
3. 鮮茅根(5錢)
- 核心作用:甘寒生津,清肺胃熱兼利尿。
- 配伍意義:導熱從小便出,防陰傷進一步化熱,且能潤肺防燥。
4. 鮮稻穗(2支)
- 核心作用:益氣生津,和胃調中。
- 配伍意義:取「稻米之精」養胃氣,助陰液化生之源,體現「扶正育陰」思路。
5. 鮮雅梨汁(二瓢)、鮮蔗汁(二瓢,衝服)
- 核心作用:甘潤生津,清熱止渴。
- 配伍意義:梨汁潤肺,蔗汁養脾,二者皆為天然滋養之品,速補津液耗損。
6. 鮮枇杷葉(去毛,炒香,3錢)
- 核心作用:清肺降氣,止咳防燥。
- 配伍意義:調節肺氣肅降,使津液輸布通暢,並防餘熱上逆致咳。
全方治療邏輯與特色
- 「鮮品」增效:鮮藥汁液充沛,滋陰力勝於乾品,尤適急補陰虧,如梨汁、蔗汁即為「藥食同源」之典範。
- 標本兼顧:
- 治本:生地、石斛滋補陰液根本。
- 治標:茅根、枇杷葉清餘熱並調節水液代謝。
- 臟腑同調:
- 肺胃:枇杷葉、梨汁潤肺,蔗汁、稻穗和胃。
- 腎陰:生地固腎陰,防陰虛內熱。
此方體現溫病學派「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之理念,以甘寒柔潤之法,助人體陰液自然恢復,適用於熱病後期陰傷未復,見舌乾紅、脈細數之證。
傳統服藥法
鮮生地5錢,鮮石斛4錢,鮮茅根5錢,鮮稻穗2支,鮮雅梨汁二瓢,鮮蔗汁2瓢(衝),鮮枇杷葉(去毛,炒香)3錢。
滋養陰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生津、養血潤燥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容易焦慮恐懼容易憂鬱
相同名稱方劑
七鮮育陰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鮮生地5錢,鮮石斛4錢,鮮茅根5錢,鮮稻穗2支,鮮雅梨汁2瓢,鮮蔗汁2瓢(衝),鮮枇杷葉(去毛,炒香)3錢。 主治:滋養陰液。主治:伏暑傷寒,鬱熱轉出陽分而解後陰液重虧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