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青丸

BU Q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肺經 21%
腎經 17%
膀胱經 11%
心經 9%
脾經 6%
胃經 4%
大腸經 1%
肝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補青丸

組成:菟蕬子,生地黃,車前子,枸杞子,蔓荊子,牡丹皮,麻黃,牽牛子,射干

功效

  • 清熱解毒
  • 清熱瀉火
  • 滋陰
  • 補血
  • 補腎
  • 益肝
  • 明目
  • 壯陽
  • 止瀉
  • 補虛陰
  • 益精血
  • 充津液
  • 通經絡
  • 發汗解表
  • 利水消腫
  • 止咳平喘
  • 散風寒
  • 瀉下
  • 散血
  • 止血
  • 破血消癥
  • 排膿
  • 活絡止痛
  • 清肝明目
  • 增強免疫力
  • 抗癌與抑制腫瘤
  • 降低血糖
  • 促進肝細胞的新生和恢復體力
  • 增強血管壁強度
  • 促進血液凝集
  • 改善血液循環
  • 止血
  • 抗疲勞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枸杞子: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牽牛子: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射干: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散血、散結。

總結: 補青丸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的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菟蕬子、生地黃、車前子、枸杞子、蔓荊子、牡丹皮、麻黃、牽牛子和射干。補青丸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滋陰、補血、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瀉下、散血、止血、破血消癥、排膿、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補青丸可治療陽痿遺精、小便頻繁、腰膝酸軟、目昏耳鳴、久瀉不止、陰虛內熱、虛熱泄瀉等症狀。補青丸還能增強血液的供氧能力,改善貧血等血液疾病,促進肝臟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此外,補青丸含有菟蕬子苷,具有活血化瘀、調節免疫系統的作用,可以起到保胎、安胎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1兩,巴戟3分,黃耆3分(銼),石斛1兩(去根,銼),人參3分(去蘆頭),白茯苓3分,桂心3分,牛膝1兩(去苗),山茱萸3分,防風3分(去蘆頭),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羌活3分,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破皮,炙乾),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磁石2兩(燒醋淬7遍,搗碎,細研,水飛過),丹參3分,五味子3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遠志半兩(去心),柏子仁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忌生冷、毒滑、魚肉。

方劑組成解釋


補青丸具有補益肝腎、清熱明目、通絡止痛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目赤腫痛、視物昏花、頭痛眩暈、腰膝酸軟、四肢麻木、筋骨疼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補青丸具有補益肝腎、清熱明目、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補青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組成: 補青丸(《楊氏家藏方》卷十一。)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一。組成:菟絲子1斤(洗淨,用酒浸3宿,炒,别杵末),熟乾地黃(洗,焙)1斤,車前子(炒)半斤,枸杞子(揀淨)半斤,地骨皮(洗淨,去土)半斤,白茯苓(去皮)半斤,甘菊花半斤。主治:養肝益精,滋榮目力。 。 主治:養肝益精,滋榮目力。

補青丸, 出處:《普濟方》卷十四引《楊氏家藏方》。 組成: 補青丸(《普濟方》卷十四引《楊氏家藏方》。)出處:《普濟方》卷十四引《楊氏家藏方》。組成:菟絲子1斤(洗淨,用酒浸3宿,炒,别杵末),熟乾地黃(洗,焙)1斤,車前子(炒)半兩,枸杞子(揀淨)半兩,蔓荊子半兩,牡丹皮(去心)半兩,麻黃半兩,牽牛2錢,射乾3分。主治:養肝益精,滋榮自力。 。 主治:養肝益精,滋榮自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