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枳殼湯以枳殼為君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理氣消積: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能行氣消滯,化痰散結,對於脾胃氣滯、脘腹脹滿、食積不消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 降逆止嘔:枳殼可降逆氣,止嘔吐,對於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加味枳殼湯以枳殼為君藥,充分發揮其理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枳殼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功效。枳殼湯本身偏於行氣消積,而黃芩的加入可以更好地抑制因熱邪內蘊、痰熱壅盛所致的胸悶、腹脹、口苦等症狀,使藥效更加全面。
- 降逆止嘔: 黃芩還具有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可以輔助枳殼、厚朴等藥物,更好地緩解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提高藥效,使治療更加完善。
加味枳殼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枳殼偏於行氣消積,容易傷脾氣,加入白朮可補脾氣,避免因行氣消積而傷脾,使藥效更平和。
- 配合枳殼,疏肝理氣:白朮入脾胃經,能補脾健胃,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促進水濕代謝,配合枳殼疏肝理氣,更能促進氣機運行,達到疏肝理氣、消食化積的功效。
總之,白朮的加入,使加味枳殼湯的藥性更加平和,並能增強補脾益氣、疏肝理氣的效果,提升藥效。
加味枳殼湯中加入黃柏,主要考量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清熱燥濕: 枳殼湯主治濕熱阻滯,而黃柏善於清熱燥濕,有助於去除體內濕熱,促進氣機疏通,改善濕熱所致的症狀。
- 瀉火解毒: 黃柏性寒,能瀉降心火、胃火,並具解毒作用,可輔助枳殼湯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腹痛、便祕等症狀,同時也能降低濕熱對機體的毒性影響。
因此,黃柏的加入,可協同枳殼湯的清熱利濕、理氣止痛功效,增強藥效,使療效更佳。
加味枳殼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 調和藥性:枳殼性苦寒,善於行氣消積,但過於寒涼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緩和枳殼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峻猛傷正,使藥效更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二、 增強療效:甘草味甘,能調和脾胃,增進食慾;又能解毒,減輕枳殼的毒性,提高藥效。甘草與枳殼相配,既能行氣消積,又能健脾和胃,對於脾胃虛弱的患者尤為適合。
加味枳殼湯中加入竹茹,旨在緩解胃氣上逆、胸悶泛酸等症狀。竹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方中枳殼行氣消痞,化痰降逆,但其辛散之性易傷津耗氣。竹茹清熱降逆,又能滋陰潤燥,與枳殼相配,既能增強降逆止嘔之效,又能保護脾胃,避免枳殼傷津耗氣。
因此,竹茹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更使之寒熱相濟,攻補兼施,更符合整體調和之理。
主治功效
加味枳殼湯
加味枳殼湯組成:枳殼、黃芩、白朮、黃柏、甘草、竹茹。
枳殼
性味:辛、苦、微溫。入肺、大腸經。
功效:行氣寬中,消食導滯,化痰止咳,降逆止嘔。
主治:胸脅脹滿,食積不化,咳嗽痰多,嘔吐呃逆。
黃芩
性味:苦、寒。入肺、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主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白朮
性味:甘、苦,微溫。入脾、胃經。
功效: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主治: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黃柏
性味:苦、寒。入心、小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滋陰和解毒。
主治: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甘草
性味:甘、平。入脾、肺、心經。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竹茹
性味:涼、甘。入肺、胃、心經。
功效: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
主治: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肺熱咳嗽、咳吐黃痰、齒齦間血出不止、黃泡熱瘡、喉痛、咳嗽、喉炎、暑熱濕盛之水腫、痰濕壅盛之水腫、經期過多、鼻出血、牙齒出血等症狀。
總述
加味枳殼湯為中醫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安胎、止嘔、降氣等功效。臨牀上,加味枳殼湯常被用於治療胎動不安、妊娠惡阻、胃熱嘔吐、咳嗽痰多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蜜炙)1錢, 熟地黃1錢 , 生地黃5分, 枳殼(麩炒)5分, 黃芩(炒)5分。
未效,加當歸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枳殼湯,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白朮(蜜炙)1錢,熟地黃1錢,生地黃5分,枳殼(麸炒)5分,黃芩(炒)5分。 主治:胎漏,勞役下虛者。
加味枳殼湯, 出處:《廣嗣紀要》。 組成:枳殼半兩,黃芩1兩,白朮1兩(一加黃連2錢,黃柏2錢[炒],生甘草、青竹茹)。 主治:胎動不安。因恣食酒面、炙煿厚味、及誤服辛燥毒藥,以致邪火熏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