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湯

QU X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肝經 15%
心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10%
大腸經 5%
腎經 5%
小腸經 5%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祛邪湯中加入升麻,主要源於其 疏散風熱,升陽解表 的功效。

升麻性味辛涼,歸肺、脾經,具有升散之力,可將外邪之風熱從體表疏散出去,同時亦能提振陽氣,使體表腠理閉合,避免外邪入侵。

在祛邪湯中,升麻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有效 治療風熱感冒,並 改善因風熱導致的頭痛、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等症狀

「祛邪湯」中加入「荊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表透邪: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邪之功效。對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荊芥能有效清熱解表,驅散風邪,起到疏通經絡、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
  2. 宣肺止咳,利咽開音: 荊芥亦可宣肺止咳,利咽開音。當風邪入侵肺絡,導致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時,荊芥能宣肺化痰,清熱利咽,緩解呼吸道症狀。

祛邪湯中加入木通,主要考慮其以下兩個作用:

  1. 利水通淋: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效。對於濕熱蘊結於膀胱,導致小便不利、淋痛、尿頻等症狀,木通能有效清熱利濕,通利水道,緩解病症。
  2. 清熱解毒:木通兼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熱毒壅盛、發熱、咽痛、口渴等症。在祛邪湯中,木通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清熱解毒,消解邪氣。

總之,木通在祛邪湯中,發揮着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祛除邪氣、恢復身體健康的效果。

祛邪湯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風寒,止痛止癢: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風寒邪氣入侵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皮膚瘙癢等,防風能有效驅散風寒,緩解疼痛,止癢止痛。
  2. 助藥力達表:祛邪湯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需要藥力達表,驅散外邪。防風性輕而升,能引藥上行,有助於藥物發揮功效,更快地達到病所,發揮其驅散風寒的作用。

紫蘇葉在祛邪湯中,主要發揮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作用。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表散寒、行氣寬中、止咳化痰的功效。在祛邪湯中,紫蘇葉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驅散外邪,緩解因風寒侵襲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

此外,紫蘇葉還有行氣寬中的功效,能促進氣血運行,解除胸悶、腹脹等不適。因此,紫蘇葉的加入,不僅能有效驅散外邪,還能緩解由邪氣入侵所引起的內在病症,達到祛邪扶正的效果。

主治功效


祛邪湯

中藥方劑「祛邪湯」,由中醫師攜手調配,主要成分包括升麻、荊芥、木通、防風、紫蘇葉,各具療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能。

荊芥:性微溫、味辛,歸肺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用。

木通:性寒,甘,歸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特質。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多重療效。

祛邪湯主治功效:祛邪湯,顧名思義,具有祛邪之效。主治感冒發燒、頭痛身痛、咳嗽氣喘、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等症狀。

總結

祛邪湯,以五味中藥精華調配而成,兼具多種療效,廣泛運用於感冒、頭痛、發燒、咳嗽、氣喘等症狀。中醫師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酌情增減藥材,以達最佳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烏毛1兩,升麻、荊芥、木通、防風、紫蘇、廣荔枝殼、水楊枝。
解痘穢氣。
水煎。徐徐浴。
《準繩·幼科》:痘本美麗鼎峻,而一對失防,或觸於腥血,或感於穢臭,倏忽更變,外宜祛邪湯浴之,內服玉樞、正氣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疏風散寒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祛邪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三。 組成: 祛邪湯(《痘疹仁端錄》卷三。)出處:《痘疹仁端錄》卷三。組成:烏毛1兩,升麻、荊芥、木通、防風、紫蘇、廣荔枝殼、水楊枝。主治:解痘穢氣。 。 主治:解痘穢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