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髓煎

YANG SUI JI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肺經 25%
心經 14%
大腸經 10%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羊髓煎中加入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潤補益,緩解燥熱: 羊髓性溫,具有滋補腎精、強壯筋骨之效。蜂蜜則性平,味甘,能潤燥生津,緩解羊髓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兩者相配,相輔相成,更能發揮滋補強壯的作用,且不傷脾胃。
  2. 調和藥性,增進藥效: 蜂蜜具有良好的調和藥性作用,能使藥性更趨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同時,蜂蜜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轉化,提高藥效,使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羊髓煎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羊髓性溫補,但偏燥,容易傷陰。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緩和羊髓的燥性,使之補而不燥,溫和滋補。

2. 增強功效: 甘草本身具有益氣補脾、緩急止痛的功效,與羊髓相配,可以增強補益氣血、強健筋骨的功效,使藥效更佳。

總之,甘草在羊髓煎中起着調和藥性、增強功效的作用,使藥效發揮得更加全面,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羊髓煎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羊髓煎主治消渴口乾

藥物組成與功效

羊髓煎由以下藥物組成:

  • 羊髓:古文記載可以用酥替代。
  • 白蜜(蜂蜜):滋潤喉嚨、緩解咳嗽、補充能量。
  • 甘草:調節體液平衡、抗炎消腫、舒緩胃部不適。

治療原理

羊髓煎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滋陰潤燥理論。

  1. 消渴:中醫認為消渴的病機主要是陰虛燥熱,津液虧損。
  2. 羊髓/酥: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補充體內津液,緩解口乾症狀。
  3. 蜂蜜:甘甜滋潤,能夠滋養肺胃,生津止渴,同時還能補充能量。
  4. 甘草:甘草可以調和諸藥,並且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陰虛燥熱的體質。

三藥合用,可以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從而達到治療消渴口乾的目的。古文也提及用此方劑含服的方式讓藥效在口中,喉嚨等部位慢慢發揮,達到“浸潤調治”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羊髓2合(無即以酥代之),白蜜2合,甘草1兩(炙,切)。濡咽。
以水3升,煮甘草取1升,去滓,納蜜、髓,煎令如飴。含之盡,復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羊髓煎, 出處:《千金翼》卷十九。 組成:羊髓2合(無即以酥代之),白蜜2合,甘草1兩(炙,切)。 主治:濡咽。主治:消渴口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