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散

JIN G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18%
肺經 14%
脾經 13%
腎經 10%
大腸經 9%
膽經 5%
小腸經 5%
膀胱經 4%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剛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鉛丹,即鉛白,具有一定的藥理活性,主要用於治療某些併發症和特定病症。其主要功效包括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及鎮靜等。然而,使用鉛丹需謹慎,因為其成分中含有重金屬鉛,過量或不當使用會對人體造成毒性影響,可能引發鉛中毒等健康問題。

在中醫理論中,金剛散通常用於治療某些急性病症,尤其是伴隨著熱毒、瘡瘍等情況。鉛丹的加入能夠強化方劑的功效,幫助加速清除體內的毒素。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鉛丹的使用也越來越受到限制,而選擇更安全的替代品。因此,在使用含鉛丹的方劑時,需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謹慎評估風險與效益。

金剛散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孩兒茶性寒,味苦,入肝、脾、膀胱經,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利水消腫。

方劑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也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孩兒茶與之相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並促進毒素排出,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金剛散方中使用白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金剛散常用於治療濕疹、皮癬等皮膚病,白礬可有效抑制濕氣,減輕瘙癢症狀,促進皮膚乾燥。
  2. 收斂生肌:白礬具有收斂作用,可促進創面癒合,生肌止血。金剛散中加入白礬,可幫助傷口快速癒合,預防感染。

白礬在金剛散中,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清熱燥濕、止癢生肌的效果,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金剛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的蟾酥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蟾酥是蜥蜴的一種分泌物,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對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顯著效果。首先,蟾酥可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白血球的生成,增強抵抗力,對於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具有輔助作用。其次,其具有鎮痛和消炎的特性,能夠有效緩解因疼痛或炎症引起的不適。

除了上面的功效,蟾酥還能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於某些病症如痔瘡、創傷等有良好的療效。因此,金剛散中添加蟾酥是為了增強方劑的整體效果,使其在清熱解毒、消炎鎮痛等方面發揮更好的 therapeutic 活性。透過此方劑的綜合作用,有助於患者更快康復。

金剛散中含有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1. 驅蟲功效: 輕粉性寒,具有解毒殺蟲之效,可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在古代醫學中,輕粉常被用於治療蟲積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輕粉亦有消腫止痛作用,可緩解因蟲積引起的腹部脹痛。然而,輕粉毒性較大,必須謹慎使用,且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過量或長期使用,以免造成肝腎損傷。

金剛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抑制炎症反應,適用於外傷感染、腫痛等症狀。

二、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可通鼻竅、醒腦開竅,對於外傷引起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金剛散中加入冰片,旨在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等功效,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金剛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金剛散,又名野蒲桃根、赤木通,出自明代蘭茂所著之《滇南本草》。

主治功效

根據《滇南本草》記載,金剛散主治功效廣泛,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 利膀胱積熱: 可用於治療膀胱濕熱所致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 消偏墜下氣: 針對膀胱偏墜、疝氣疼痛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走經絡,定痛: 能夠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尤其對於疝氣引起的疼痛有效。
  • 散乳結腫痛: 可用於治療乳癰、乳腺炎等引起的乳房結塊、腫脹疼痛。
  • 治癰瘡,排膿: 對於癰瘡、疔瘡等有消腫排膿的作用。
  • 通利五淋、赤白便濁: 可用於治療各種淋證,如熱淋、石淋、血淋等,以及小便赤白混濁等症狀。
  • 止玉莖痛: 對於男性生殖器疼痛有緩解作用。

治療原理

金剛散味酸、苦,性寒。中醫理論認為,酸能收斂,苦能燥濕、洩降,寒能清熱。因此,金剛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利濕: 性寒,能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清除膀胱積熱,改善小便不利、淋證等症狀。
  2. 活血散結: 酸苦之性,有助於活血化瘀,消散乳結、癰瘡腫塊。
  3. 通經止痛: 金剛散能走經絡,疏通氣血,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特別是對於疝氣、玉莖痛等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4. 排膿消腫: 對於癰瘡等化膿性疾病,金剛散能促進膿液排出,減輕紅腫熱痛等症狀。

綜上所述,金剛散通過清熱利濕、活血散結、通經止痛、排膿消腫等作用,達到治療膀胱積熱、偏墜疝氣、乳結腫痛、癰瘡、五淋、玉莖痛等病症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番八仁3錢,黃丹2錢,兒茶3錢,康青2錢,枯礬1錢,蟾酥2錢,輕粉2錢,元寸2分,冰片2分。
乳至無聲,摻膏藥上。
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鉛丹、蟾酥、輕粉等有毒成分,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

相同名稱方劑


金剛散, 出處:《青囊立效秘方》卷二。 組成:番八仁3錢,黃丹2錢,兒茶3錢,康青2錢,枯礬1錢,蟾酥2錢,輕粉2錢,元寸2分,冰片2分。 主治:腫毒,瘰癧,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