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倉公壁錢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經,具有燥濕止癢之效。方劑中加入白礬,旨在抑制皮膚溼氣,減輕瘙癢症狀,適用於溼疹、瘡瘍等病症。
- 收斂生肌: 白礬可收斂瘡口,促進創面癒合。對於一些伴隨皮膚破損的病症,加入白礬能起到收斂生肌的作用,加速傷口癒合,改善症狀。
倉公壁錢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一、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腫痛症狀。
二、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導致的頭痛、昏迷等症狀。
因此,在倉公壁錢散中加入冰片,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倉公壁錢散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腹痛、腹瀉、痢疾等症狀,孩兒茶能有效地清除腸胃熱毒,緩解症狀。
- 利濕止瀉:孩兒茶亦有較好的利濕止瀉作用,能幫助排除體內濕熱,減少腸道積水,緩解腹瀉。
孩兒茶在倉公壁錢散中,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的功效,對治療熱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倉公壁錢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治療「乳蛾」,即現代醫學所稱的扁桃體炎或咽喉腫脹病症。古代醫家認為乳蛾多因風熱邪毒侵襲咽喉所致,導致咽喉紅腫疼痛,吞咽困難等症狀。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壁錢(蟢子巢)
- 中醫理論:壁錢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 作用推測:作為君藥,針對咽喉腫痛的主症,直接清解局部熱毒
- 現代觀點:可能含抗菌成分,直接作用於感染部位
2. 白礬
- 中醫理論:收斂止血、燥濕解毒
- 作用推測:協助收斂消腫,清除咽喉部濕熱邪毒
- 現代觀點:具收斂和輕度抗菌作用,可減少組織滲出
3. 冰片
- 中醫理論: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 作用推測:快速緩解咽喉疼痛,幫助藥物滲透
- 現代觀點:局部止痛、消炎及促滲作用
4. 兒茶
- 中醫理論:收斂止血、清肺化痰
- 作用推測:助白礬加強收斂效果,減輕咽喉腫脹
- 現代觀點:含鞣質,具收斂消炎作用
治療原理與配伍邏輯
此方劑採用「局部直接給藥」(竹管吹入喉)的方式,體現了中醫「外治法」的治療思路。方中各藥協同發揮:
- 清熱解毒:壁錢為主,配合白礬、兒茶清解熱毒
- 消腫止痛:冰片迅速止痛,各藥共同減輕腫脹
- 收斂固澀:白礬與兒茶共同收斂過度分泌,減輕炎症
全方藥味簡單但針對性強,符合中醫「輕清上浮」治療上焦病變的原則,尤其適合咽喉局部病證的處理。製法上「包礬燒灰」可能增強藥物的收斂作用,而細末吹入則保證藥物能直接且長時間作用於病灶部位。
傳統服藥法
壁錢7個,白礬3分,冰片1分,兒茶3分。
上藥各為末,包礬燒灰,為細末。竹管吹入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倉公壁錢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六。 組成:壁錢7個,白礬3分,冰片1分,兒茶3分。 主治:乳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