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毒散

JIN D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66%
腎經 33%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浸毒散方中包含石楠葉,主要源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的契合。石楠葉性涼,味苦澀,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止血生肌的功效。

浸毒散主治熱毒蘊結,肺熱咳嗽,痰黃粘稠,咽喉腫痛等症狀。石楠葉的清熱解毒之性,可以有效清熱解毒,化解肺熱,改善痰黃粘稠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浸毒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解毒和消腫,其組成當中包含蜈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蜈蚣具有解毒作用,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毒素。根據中醫理論,蜈蚣性寒,味辛,能夠通行經絡,解鬱消腫,對於由於外邪侵襲所引起的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其次,蜈蚣在中藥中被認為具有驅風散寒的效果。由於其獨特的藥性,可以用於治療由於風寒引起的疼痛,對於某些因外感風寒而導致的皮膚病變,蜈蚣的使用能夠加速局部循環,促進恢復。

最後,蜈蚣的使用也基於其歷史悠久的臨牀經驗,許多古代醫典中已有記載,表明其在解毒和止痛方面的濟效。總之,蜈蚣作為浸毒散的組成之一,旨在加強方劑的整體療效,使其在解毒、消腫方面更加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浸毒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蛇頭子及一切蝮蛇瘴。

功效: 浸毒散主要用於治療蛇傷,特別是蝮蛇咬傷及相關的毒瘴。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列舉了多個針對蛇傷的方劑,並指出「浸毒散」對這些症狀都有效。這些方劑的用藥特點都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推測「浸毒散」也具備這些功效。

  • 解毒: 多個方劑中都用到了酒炒或冷敷的方式,酒具有行氣活血、促進藥物吸收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冷敷則可以收縮血管,減緩毒素擴散;
  • 消腫: 例如山蓼葉、地萹蓄等藥材,可能具有清熱利濕、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減輕蛇傷造成的局部腫脹;
  • 止痛: 部分藥材例如地蜈蚣葉,可能具有類似蜈蚣的祛風通絡、鎮痛作用,可以緩解蛇傷引起的疼痛。

「浸毒散」的組成包含石楠葉和蜈蚣,與古文內容相呼應:

  • 石楠葉: 具有收斂、止血、解熱的作用,可協助減輕傷口出血並降低發炎反應。
  • 蜈蚣: 具有抗炎鎮痛和祛風通絡的效果,可對抗蛇毒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應。

綜合分析:

「浸毒散」透過石楠葉和蜈蚣的協同作用,達到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從而治療蛇頭子及一切蝮蛇瘴。其治療原理與古文中所列舉的蛇傷方劑相似,皆是以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要方向。

傳統服藥法


毛藤子、石楠藤、鐵菱角、穿山蜈蚣、背子蜈蚣、赤麻(艹賣)、金腦香、梭婆子根、飛天蜈蚣、赤梗過路蜈蚣。
上水煎,入醋少許,和暖浸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浸毒散, 出處:《準繩·瘍醫》卷三。 組成:毛藤子、石楠藤、鐵菱角、穿山蜈蚣、背子蜈蚣、赤麻(艹賣)、金腦香、梭婆子根、飛天蜈蚣、赤梗過路蜈蚣。 主治:蛇頭子及一切蝮蛇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