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倍散中包含蜈蚣,主要是由於蜈蚣的藥性具有以下兩個方面:
- 通經活絡,解毒消腫: 蜈蚣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之效。其藥性可有效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風濕痺痛、麻木不仁、跌打損傷等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 抗炎止痛,殺蟲止癢: 蜈蚣的毒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應,起到抗炎止痛的效果。同時,蜈蚣對於疥瘡、濕疹等皮膚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殺蟲止癢,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金倍散中加入蜈蚣,主要是利用其藥性來治療相關疾病,達到通經活絡、解毒消腫、抗炎止痛、殺蟲止癢等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金倍散]主治「瘰疬堅硬,難消難潰」。瘰疬乃頸項腋下結核,多因痰火鬱結、氣血瘀滯所致,久則堅硬如石,傳統稱「痰核」或「癧瘡」。此證若遷延不癒,既難以消散,亦難以成膿潰破,故需以攻毒散結、軟堅透絡之法治之。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文蛤(整用攢孔)
- 文蛤性鹹平,傳統用於化痰軟堅,外敷能消腫結。整用攢孔後,可容納蜈蚣末於內,經炒製後其質地鬆脆,更利藥性滲透。
金頭蜈蚣
- 蜈蚣辛溫有毒,善走竄攻毒,破瘀散結,為治癰疽瘰癧要藥。其性猛烈,能穿透頑固痰瘀,促進氣血流通,助堅核消潰。
炮製方法(紙包麩炒)
- 以紙封裹、麩炒至焦黑,可使文蛤與蜈蚣藥性緩釋,減其燥烈之性,同時增強透皮吸收之力。外敷時,藥力直達病所,攻堅而不傷正。
麝香
- 麝香辛香走竄,能通絡散結、活血消腫,助蜈蚣穿透之效,並引藥透達深層結核。
陳醋調敷
- 醋性酸收,能軟堅散結,兼助藥性滲透。溫敷則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共奏消散堅核之效。
整體作用機理
此方以「毒攻毒」為核心,蜈蚣、麝香攻竄透絡,破除痰瘀膠結;文蛤、陳醋軟堅散結,緩解局部僵硬;炮製後藥性溫和滲透,專針對瘰癧堅硬難消之特徵。外敷直達病所,避免內服毒性,體現「結者散之」「堅者軟之」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整文蛤(攢孔)1枚,金頭蜈蚣(研粗末)1條。
將蜈蚣末裝入文蛤內,紙糊封口,外再用西紙糊七層,曬乾,面麩拌炒,以紙黑焦為度;去紙研極細,加麝香1分,再研勻。
陳醋調稠,溫敷堅硬核處,外用薄紙蓋之,每日1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金倍散, 出處:《金鑑》卷六十四。 組成:整文蛤(攢孔)1枚,金頭蜈蚣(研粗末)1條。 主治:瘰癧堅硬,難消難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