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油膏

清油膏

QING YO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00%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油膏」方劑中加入蜈蚣,主要基於其藥性具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脈不通、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蜈蚣能有效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解毒殺蟲,止癢消疹:蜈蚣亦有解毒殺蟲之效,能針對一些由毒蟲叮咬或皮膚病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症,例如濕疹、癬症等,起到止癢消疹的作用。

因此,在「清油膏」方劑中加入蜈蚣,可發揮其通經活絡、消腫止痛、解毒殺蟲的功效,用於治療因血脈不通、瘀血阻滯或毒蟲叮咬、皮膚病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油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蚰蜒百蟲入耳,痛不可忍」,古時用於驅除誤入耳道的昆蟲(如蚰蜒、蜈蚣、螞蟻等),並緩解蟲體蠕動或叮咬所致的劇痛。其劑型為外用法,直接點入耳中,藉油劑與藥性協同作用,達到驅蟲、麻醉、消炎之效。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清油(1斤)

    • 古代「清油」多指純淨植物油(如麻油、茶油),質地黏稠滑潤。
    • 作用:
      • 物理驅蟲:油體可包裹蟲體,阻斷其呼吸,迫使其退出耳道;油性亦可潤滑耳道,輔助蟲體排出。
      • 潤膚止痛:緩解蟲體爬行或叮咬導致的耳道黏膜損傷與灼痛。
  2. 大蜈蚣(3對,浸油經年)

    • 蜈蚣性辛溫有毒,古代外用多取其「以毒攻毒」之效,具麻痹、殺蟲作用。
    • 長期浸泡於油中(「經年者妙」),可使蜈蚣毒性成分(如組織胺樣物質、溶血蛋白)緩釋入油,增強藥性。
    • 作用:
      • 麻痹蟲體:毒素可能使昆蟲神經麻痹,停止蠕動,降低疼痛。
      • 消炎鎮痛:蜈蚣外用可緩解局部腫痛,抑制炎症反應。
  3. 腦麝(冰片、麝香,少許)

    • 冰片:辛涼走竄,能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外用可快速滲透耳道黏膜,發揮局部麻醉與清涼止癢效果。
    • 麝香:辛溫香烈,活血散結、通絡止痛,其強滲透性可助藥力深入,兼引諸藥直達病所。
    • 兩者合用,增強方劑的開竅透絡、鎮痛驅蟲之效。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機制

  1. 驅蟲優先
    • 油劑物理隔絕+蜈蚣毒性麻痹,使昆蟲僵滯或死亡,配合頭部傾斜促進蟲體流出。
  2. 快速止痛
    • 冰片、麝香即時緩解疼痛;蜈蚣毒素抑制局部神經傳導。
  3. 協同解毒
    • 蜈蚣攻毒,冰片清熱,麝香活血,共減蟲毒或叮咬引發的紅腫熱痛。

此方體現中醫「外用驅邪」思維,結合物理作用(油)、生物毒性(蜈蚣)、芳香開竅(腦麝),針對急症標本兼治。

傳統服藥法


清油1斤,大蜈蚣3對(入油內浸經年者妙)。
上加腦麝,每用少許點耳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清油膏,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五。 組成:清油1斤,大蜈蚣3對(入油內浸經年者妙)。 主治:蚰蜒百蟲入耳,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