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丸

JIN L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三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脾經 16%
肺經 15%
腎經 13%
肝經 13%
心經 6%
膀胱經 6%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金鈴丸 」

  • 補骨脂性溫、味苦、辛,歸腎、脾經。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 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菟蕬子性溫、味甘鹹,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文蛤性寒、味鹹,歸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養血補血、清熱解毒、明目退翳、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
  • 苦楝子性苦、寒,歸肝、腎、大腸經。具有清熱除濕、殺蟲止癢、解毒消腫、止咳平喘、止瀉痢、活血化瘀的功效。
  • 馬藺花性涼、味苦,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主治功效

金鈴丸具有溫腎助陽、溫補脾胃、固精縮尿、消積化痰、補氣養血、補陽固脫、益氣養血、昇陽舉陷、通絡止痛、安神益智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陽痿滑精、早洩、遺精、頻尿、夜尿多、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嘔吐、噁心、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

總結

金鈴丸是一種由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具有調經止帶、溫補脾腎、益氣養血、調和氣血的作用。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氣血虛弱、脾腎陽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金鈴子肉5兩,茴香(炒)3兩,馬藺花(炒)3兩,菟絲子(酒浸,曬乾,用紙條子同碾)3兩,海蛤3兩,破故紙(炒香)3兩,海帶(淨洗)3兩,木香1兩,丁香1兩。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以溫酒鹽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苦楝子、茴香、馬藺花、菟蕬子、文蛤、補骨脂、木香、丁香組成。苦楝子、茴香、馬藺花清熱利水,散結消腫;菟蕬子、文蛤、補骨脂、木香、丁香補益肝腎,固精縮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水、散結消腫之功,主治膀胱腫硬、牽引疼痛;及小腸氣,陰囊腫,毛間水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金鈴丸, 出處:《中藏經》。 組成:牽牛子(炒)、青皮(去白)、良薑各等分,川楝子半兩,舶上茴香半兩,玄胡索1兩。 主治:小腸氣。

金鈴丸, 出處:《本事》卷三。 組成:金鈴子肉5兩,茴香(炒)3兩,馬藺花(炒)3兩,菟絲子(酒浸,曬乾,用紙條子同碾)3兩,海蛤3兩,破故紙(炒香)3兩,海帶(淨洗)3兩,木香1兩,丁香1兩。 主治:膀胱腫硬,牽引疼痛;及小腸氣,陰囊腫,毛間水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