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石脂散
TU SI SHI ZH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九十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7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菟絲子在「菟絲石脂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補腎固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石脂則具有收斂固澀之效,與菟絲子搭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腎固精之效。
二、止遺止瀉:菟絲子除了補腎固精外,還有止遺止瀉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因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久瀉等症狀。石脂同樣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與菟絲子搭配,可增強止遺止瀉的效果。
因此,菟絲子在「菟絲石脂散」中,起著補腎固精、止遺止瀉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菟絲石脂散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軟堅散結的功效。 菟絲石脂散主要用於治療遺精、滑精、夢遺等腎虛精關不固的症狀,牡蠣能平肝潛陽,鎮靜安神,輔助石脂、菟絲子固攝精氣,防止滑脫。
- 牡蠣能化痰散結, 對於部分患者因痰濕阻滯而導致的精關不固,牡蠣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菟絲石脂散中加入牡蠣,不僅能起到鎮心安神,固攝精氣的作用,也能化痰散結,從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症狀。
菟絲石脂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虛寒症狀,例如腰痛、陽痿等。其組成中包含肉桂,這是由於肉桂具有溫陽散寒的特性,能夠有效提高機體的陽氣。
肉桂(Cinnamomum cassia)含有揮發油、桂皮酸等成分,這些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內的熱量,對於調理身體的寒冷症狀非常有效。此外,肉桂還能夠健脾養胃、促進消化,進一步改善因寒冷導致的虛弱狀況。
在菟絲石脂散的組閤中,肉桂的作用不僅僅是溫暖,還能與其他成分協同作用,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使其更加適應現代人的需求。因此,肉桂在該方劑中的加入,既是為了調整整體方劑的性質,也是為了加強對寒症的針對性治療,確保方劑的治療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菟絲石脂散中添加土瓜根,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利水消腫: 土瓜根性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菟絲石脂散主要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而土瓜根的利水作用能輔助石脂、菟絲子等藥物,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消腫利尿的效果。
- 清熱解毒: 土瓜根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可以輔助石脂、菟絲子等藥物清熱解毒,減輕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菟絲石脂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菟絲石脂散出自《聖濟總錄》,由十一味藥組成,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下,不拘時服用。
主治: 冷淋。
治療原理分析:
方中以菟絲子滋陰補腎為君藥,配合牡蠣固精止汗、平肝潛陽,肉桂溫經通脈、化濕止瀉,土瓜根消癰解毒、利水消腫。從提供的四味藥材的功效來看,此方具有溫陽補腎、利水消腫的作用。
古文記載本方治療“冷淋”。“冷淋” 屬於中醫淋證範疇,多因下元虛寒,寒濕凝滯膀胱所致。方中菟絲子、牡蠣滋補腎陰、固澀精關;肉桂溫陽散寒、通利血脈;土瓜根利水消腫。諸藥合用,共奏溫陽補腎、利水通淋之效。因此,推測其他七味藥應當也具有補腎、溫陽、利水等功效,才能使全方達到治療冷淋的目的。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古文未提供完整的藥物組成,但根據已知的四味藥物功效,以及《聖濟總錄》的權威性,我們可以推斷菟絲石脂散對於冷淋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菟絲子(酒浸,別搗)、白石脂,牡蠣(煅,研)2兩,桂1兩(去粗皮),土瓜根(銼)1兩。
上為散。
每服2錢匕,空心、食前煮大棗粥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菟絲石脂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八。 組成:菟絲子(酒浸,别搗)、白石脂、牡蠣(煅,研)2兩,桂1兩(去粗皮),土瓜根(銼)1兩。 主治:冷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