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淨煎」方劑中包含覆盆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固腎止遺: 覆盆子性溫,味甘酸,歸腎經,具有固腎澀精之效。對於腎虛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狀,覆盆子能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 補肝益腎: 覆盆子還具有補肝益腎的功效,能改善肝腎虧虛所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昏耳鳴、視力減退等症狀。
因此,在「清淨煎」方劑中加入覆盆子,可以起到固腎止遺、補肝益腎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劑[清淨煎]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清淨煎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清淨煎中加入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膽礬性寒,味苦澀,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對於熱毒蘊結、濕熱交蒸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症,膽礬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
- 收斂止血:膽礬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出血等。在清淨煎中,膽礬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清淨煎方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心瀉火、除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清淨煎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心煩失眠、口渴咽乾、小便短赤等症狀。
黃連可以清熱瀉火,降低體內熱度,緩解心煩失眠、口渴咽乾等症狀。其燥濕止痢的功效,也能幫助控制因熱毒導致的腹瀉。因此,黃連在清淨煎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作用。
清淨煎方劑中包含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肺止咳:烏梅性酸斂,味甘,入肺經,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清淨煎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烏梅的收斂作用可以幫助緩解這些症狀。
- 生津止渴:烏梅性酸,能生津止渴。清淨煎中,烏梅的加入可以補充津液,改善口渴咽乾等症狀。同時,烏梅也能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功效。
清淨煎中包含杏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清淨煎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杏仁在此方劑中起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 宣肺解表:杏仁還具有宣肺解表的作用,可以疏散外邪,利於氣機宣暢。清淨煎中常配合其他具有宣肺解表功效的藥物,如桑葉、菊花等,共同作用,以達到清熱解表、宣肺止咳的效果。
「清淨煎」方劑中包含荊芥,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1. 解表散風:荊芥辛溫,善於疏散風寒,可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發熱惡寒等症狀,與清淨煎解表散風的功效相符。
2. 消腫止痛:荊芥亦有消腫止痛作用,可治療風濕痺痛、瘡瘍腫毒等,配合清淨煎中其他藥材,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荊芥的加入,可使清淨煎的功效更加全面,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淨煎」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根據古文內容,「清淨煎」主治目病,風熱赤腫,癢甚難開,眼瞼赤爛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清淨煎」由以下中藥組成:
- **覆盆子葉:**滋陰補腎、養心安神。在此方中,取其滋陰之力,以制風熱之邪。鮮品用量一兩,乾品減半。
- **銅綠:**消炎止癢、殺菌消毒。直接針對眼部炎症和瘙癢症狀,用量一錢。
- **膽礬:**利尿通便、解毒排石。此處取其解毒之功,協助清除體內熱毒,用量一錢。
- **黃連:**清熱燥濕、抗菌抗病毒。針對風熱之邪,並能抑制病原體,用量五分。
- **烏梅:**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此處取其收斂之性,並能緩解黃連苦寒之性,用量一個。
- **杏仁:**潤肺化痰、平喘止咳。在此方中,取其潤燥之功,緩解眼部乾澀不適,用量三錢。
- **荊芥:**發汗散寒、祛風除溼。針對風邪所致的眼部疾病,用量三錢。
綜合上述藥物功效,可以推斷「清淨煎」的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
- **清熱解毒:**黃連、銅綠、膽礬共奏清熱解毒之功,消除眼部炎症反應。
- **祛風止癢:**荊芥、銅綠共奏祛風止癢之功,緩解眼部瘙癢症狀。
- **滋陰潤燥:**覆盆子葉、杏仁滋陰潤燥,緩解眼部乾澀不適。
- **收斂固澀:**烏梅的收斂作用有助於減輕眼瞼赤爛。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祛風止癢、滋陰潤燥之功,達到治療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癢甚難開、眼瞼赤爛等症。
傳統服藥法
鮮覆盆子葉1兩(如無,乾者減半),銅青1錢,膽礬1錢,川連5分,烏梅1個,杏仁3錢,荊芥3錢。
水煎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淨煎, 出處:《疑難急症簡方》卷一。 組成:鮮覆盆子葉1兩(如無,乾者減半),銅青1錢,膽礬1錢,川連5分,烏梅1個,杏仁3錢,荊芥3錢。 主治:目病,風熱赤腫,癢甚難開,眼癬沿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