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古聖散中加入漏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漏蘆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古聖散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痛、喉痹等症,漏蘆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緩解病情。
- 利濕通淋: 漏蘆同時具利濕通淋之效,能利尿排泄體內毒素,緩解濕熱壅阻引起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古聖散中加入漏蘆,可加強清熱解毒的同時,起到利濕通淋的作用,全面改善患者病情。
古聖散中含有地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通經活絡: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痙的功效。其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各種病症,如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二、清熱解毒:地龍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對於一些由熱毒引起的疾病,如咽喉腫痛、癰疽瘡瘍等,地龍也能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
古聖散中加入地龍,正是利用其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藥理特性,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古聖散」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古聖散主要用於治療「歷節風」,症狀表現為筋脈拘攣、骨節疼痛。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漏蘆 為方中主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古文記載其能治療「乳內脹痛,邪畜成癰」,表明其能夠疏通經絡,消散瘀滯,從而緩解歷節風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2. 通經活絡,祛風除濕:
- 地龍 具有通經活絡、祛風除濕的功效。古文記載其能治療「經絡凝滯」,表明其能夠疏通經絡,祛除風邪濕邪,從而改善筋脈拘攣的症狀。
3. 溫經散寒,調和氣血:
- 古文記載使用「溫酒調下」、「生薑二兩取汁,入蜜三兩,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這些輔料和用法都體現了溫經散寒的思路。生薑和酒都具有溫熱的性質,能夠溫通經脈,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蜂蜜則可以調和藥性,並有補益作用。這些配伍方式有助於增強藥效,並使藥性更加溫和。
4. 綜合作用:
- 古聖散中,漏蘆和地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的作用。加上溫酒、生薑、蜂蜜的輔助,使得整個方劑能夠有效地疏通經絡,消散瘀滯,緩解疼痛,從而達到治療歷節風的目的。
總結
古聖散以漏蘆、地龍為主藥,通過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除濕的功效,配合溫酒、生薑、蜂蜜等輔料,達到溫經散寒、調和氣血的目的,從而治療歷節風引起的筋脈拘攣、骨節疼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漏蘆(去蘆頭)半兩(麩炒),地龍(去土,炒)半兩。
上為末。
先用生薑2兩取汁,蜜2兩,同煎3-5沸,入好酒5合,以瓷器盛。每用7分盞調藥末1錢半匕,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膝部腫大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古聖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組成:漏蘆(去蘆頭)半兩(麸炒),地龍(去土,炒)半兩。 主治:歷節風,筋脈拘攣,骨節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